黑龙江: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24





  9月19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第一场。会上,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庞海涛围绕黑龙江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主旨介绍。


  庞海涛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累计为国家供应龙江优质粮4.1万亿斤以上,创造了从全国20分之一到9分之一的“最大增量”,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打造了更加稳固、可靠、坚实、安全的大粮仓,成为国家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靠得住的关键力量,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龙江贡献。


  庞海涛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中展现了“三农”担当。具体有五个方面工作成效。


  坚持以多种粮种好粮为头等大事,“压舱石”更加稳固坚实。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2023年粮食总产量1557.64亿斤,连续6年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4年保持全国第一。同时,打好打赢了大豆稳产保供攻坚战,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大豆产量。今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面积增、结构优、长势好,又是一个丰产丰收年。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有效解决。大力推进精准帮扶、造血式帮扶,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共落实产业、就业、兜底等帮扶措施4.6万个,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20.5万人,脱贫人口人均收入稳步增长,无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持续打造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全链协同不断升级。实施高端肉牛“百千工程”和奶业振兴计划,推进冷水渔业振兴行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建设粳稻口粮、玉米和大豆优质粮源、肉蛋奶等9大生产基地,打造大食物观先行地迈出坚实步伐。出台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项惠企政策,扶持北大荒、飞鹤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招引象屿、新和成等行业头部企业延链补链强链,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200多家,国家级产业园、产业强镇、产业集群达到87个,连点带面、更深更广拓展了“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龙江版图。


  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在科技农业方面,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2023年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70%,达到70.3%。实施现代种业振兴五大行动,良种覆盖率达100%。启动建设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气力式电驱播种机、鲜食玉米收获机等一批高端智能机型成功填补国产空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07%,居全国首位。在绿色农业方面,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近1亿亩。深入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亿亩以上,全国最大。在质量农业方面,启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5个、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8个,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8年保持在98%以上。在品牌农业方面,着力发展定制农业,开发定制农业省级宣传推广平台,建设了“黑土优品”体验馆,开展了系列宣推展销活动,推动“黑土优品”走向全国。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深入实施“百村精品、千村示范、万村创建”行动,建成龙江民居省级试点村8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4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模式,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33个,乡村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稳妥有序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国家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整省试点。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服务面积达5365万亩,面积全国最大,让小农户搭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


  庞海涛表示,下一步,黑龙江将以农业强省建设为目标,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力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龙江篇章。(刘婷)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