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31





  28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2024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落实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推动做好我省相关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电视电话会议上,来自我省市地、人社、教育、高校、企业等部门单位的负责人纷纷表示,要把帮助毕业生就业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工作机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基础,解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根本上要靠发展。佳木斯市委常委、副市长闫志刚在发言中介绍,近年来,佳木斯市加快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开发重点项目拉动就业,持续推进“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建立新项目促就业机制,全市开复工438个重点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8000余人。接下来,佳木斯市将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确保取得新突破:提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速度,持续推动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提升就业服务精度,优化高校毕业生数据库,开展“一人一策”精准援助;提高创业扶持力度,加快创业孵化提档升级,鼓励更多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加强技能培训深度,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开展“高精特新”技能培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强人才支撑。


  稳就业的关键在于稳企业。省建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周军说,建投集团将抢抓全省经济发展新机遇,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速度与质量并举,深度谋划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通过挖掘内需、扩大投资、业务带动、区域推动等有效方式,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拉动就业。2024年建投集团计划提供800个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着力将稳就业、促就业、保就业工作抓实抓细抓好,为确保全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贡献积极力量。


  就业服务是稳定扩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重要手段。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迟宝旭在发言中说,黑龙江大学将聚焦重点群体,完善指导服务体系,精准帮扶稳就业。学校以获批全国就业创业金课、全国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为载体,构建了“双档案”“三大报告”“四早服务”“五大类台账”的“2345”就业指导服务模式。针对重点群体,分类建立帮扶台账,校院两级“一生一策、包干到人”。突出数字赋能,建成4000平方米“一站式”就业服务大厅和“智慧化”云就业平台,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数据的互联共通和就业指导的精准科学。


  据介绍,人社、教育等部门将联合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各地各部门将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市场化导向与政府促进并重,需求引领与供给优化并举,普遍支持与重点帮扶并行,多渠道开拓岗位资源,帮助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在拓渠道、拓岗位、拓空间。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雒文虎表示,在就业岗位供给方面,要持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瞄准我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开源拓岗,重点关注落实率低的院系和专业,确保高质量完成“3个100,1个35”目标任务。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万企进校园”“就业促进周”等活动,加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进校招聘推介力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占淮表示,要扎实开展服务攻坚行动,全力以赴稳住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基本盘。要加快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推进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助力民营经济壮大、先进制造业促就业等专项行动,落实稳岗返还、社保补贴、扩岗补助等政策,运用“直补快办”“免申即享”模式推动政策靠前发力,激励企业稳岗扩岗。要稳定事业单位岗位规模,加强岗位开发,加大补员力度,挖掘乡村振兴、司法辅助、医疗卫生及社区服务等岗位,加快招聘进度安排,尽早完成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各类事业单位招聘。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施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鼓励更多毕业生服务基层。


  “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基层一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向往的起跑线,我们要勇敢走向基层,迈开步、沉下心、俯下身,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青春、实现价值,在基层的沃土中茁壮成长。”电视电话会上,东北石油大学2017届优秀毕业生梁法森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已就业龙江高校学子的心声,让人们感受到了他们的风采。(王志会 记者李播)


  转自: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