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黑河:大豆如何变“金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25





  漫长的冬季结束,东北平原的黑土地脱去白色的外衣,微风中传来暖意,春天到了。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的古城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大豆农资整齐码放,农机具蓄势待发。“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过几天开始春耕了。”合作社负责人闫化军说。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大豆种植是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2023年,黑河全域大豆播种面积超过2000万亩、大豆产量51.3亿斤,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级市。


  近年来,人们对食用油和肉蛋奶需求持续增长,大豆消费也随之增加。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其中大豆占大头。所以,大豆供给稳定,意义重大。


  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将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有序扩面,确保大豆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油料面积稳定在2亿亩以上,并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一系列稳定大豆生产的支持政策相继推出,形成补贴、保险、收储协同发力的一套政策“组合拳”。


  国产大豆迎来春天,黑河市也围绕大豆扩种、育种、产业发展等发力。


  为高效推动大豆扩种,黑河市成立工作组,开展面对面、点对点宣传,为农户讲解政策,算“经济账”,扩种大豆成为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谋划生产的关键词。


  “有补贴,种植相对简单,社员积极性较高。”黑河市爱辉区合益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杰说。


  与此同时,农技人员深入乡镇村屯、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帮助种植户解决扩种大豆的实际困难,提高豆农科学种植能力。一系列工作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2016年,黑河市瑷珲村组建了兴盛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改名为众益)和古城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至今,每年带动村民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2024年,村内耕地合作社继续倒茬种植大豆和玉米,计划种植大豆0.4万亩。


  好地配好种,黑河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大豆种业基地建设。


  五豆188、登科13号、黑河43……走进黑河市下辖的五大连池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展厅,琳琅满目的种子映入眼帘。


  黑河市位于高寒地区,大豆育种具有特殊性。为此,黑河市形成了“科研单位+种业公司+基地+市场”的“育繁推”一体化运营模式和市场化推广体系。


  在富尔五大连池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控室的大屏上,显示着车间全自动数控流水线的繁忙景象——大豆种子经过自动分级、灌袋、摆装等程序后,被叉车运走。公司负责人说,这样的数控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大豆制种各环节,可有效提升大豆种子产能。


  如今黑河市有种子生产企业46家,自主培育品种214个,良种繁育基地面积260万亩,产量39万吨,销量占全国北方春大豆市场份额50%以上。


  科技在助力大豆种业振兴的同时,也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大显身手”。近年来,黑河市一款“网红”产品“大豆冰激凌”,凭借其清甜的口味被不少消费者喜爱。


  “这是企业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与创新工艺,推出的多款以大豆为原料的食品之一。”黑河市瓦利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德坤说,公司正依托科技持续提高产品附加值,产品市场和销路不断拓宽。


  黑河大豆蛋白含量平均值在39.7%,脂肪含量平均值在19.6%,是食品加工的黄金比例,其特性也加速了当地的大豆产业发展。


  五大连池市双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食用植物油加工、豆粕加工、进出口贸易为主。2023年,生产精炼大豆油722.3吨、豆粕5116.2吨,实现产值3028.2万元。


  多种精深加工产品近年来给黑河市的相关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此外,黑河市还不断加大大豆产业布局力度,不少项目正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能不断提升,但道阻且长,稳定粮食安全,依然要继续扩种大豆,坚持扩面积、提单产双轮驱动。其中,提升种子培育能力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等专家表示,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大豆育种投入力度,但种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由技术研发专家和产业应用人才组成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种业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健全大豆良种繁育技术体系。


  大豆,古人称之为“菽”,五谷之一。作为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大豆具有高营养价值、用途广泛的特点。可以说,一颗大豆,牵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当前我国大豆产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何提升大豆单位面积产值,通过大豆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拉动对国产优质大豆的需求,逐步发展壮大我国大豆产业,是各方需要思考的问题。(记者 王君宝 谢剑飞)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