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12





  记者从黑龙江省教育厅获悉,《黑龙江省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日前发布,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


  再用三到五年时间,使优质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普遍提高,教师美育素养显著提升,学校美育氛围更加浓厚,学校美育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成效明显增强。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全课程美育体系。


  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


  坚持把美育课堂作为“美育”第一阵地,严格按照各学段课程标准上好艺术相关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艺术课程1-7年级每周不少于3课时,8-9年级每周不少于2课时,普通高中艺术课程累计不少于108课时。非艺术类中职学校艺术类课程累计不少于72课时。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艺术专业及艺术高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选修非本专业外的艺术素养学分。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积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鼓励在课后服务中开设艺术社团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学校艺术类别的校本课程体系,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


  鼓励学校开设跨学科美育课程,培养学生跨领域学科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遴选一批跨学科、专业的美育教学、教研、教改优秀成果,推进成果转化。


  将艺术展演作为美育实践的“重要课堂”


  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校艺术展演机制,构建省、市、县、校四级展演体系,形成校校有特色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市、县两级每年举办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提高艺术展演活动覆盖面和参与度,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展演展示活动。


  利用我省冰雪资源优势,以冰雪为媒介,积极开展相关的绘画、雕塑、书法、动漫、摄影、舞蹈、声乐、器乐、征文以及微电影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文化活动,挖掘校园冰雪美育文化内涵,打造独具一格的美育特色品牌。支持举办学生冰雕、雪雕大赛和中小学校园冰雪文化活动。绘制美育资源地图,鼓励中小学开展冰雪美育研学活动。


  将美育课纳入师范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


  加大中小学校美育教师补充力度,未配齐的地区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招聘美育教师,优先补充边远农村学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各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将美育纳入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教师培训计划,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开展面向教育行政人员、学校领导的专题培训和面向艺术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开展艺术学科教师素质与能力监测,提升教学与专业能力。


  抓好教师源头培养,将美育课程纳入师范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举办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和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


  鼓励和支持各级教研员通过专题培训、入校教研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指导。继续推进教研员、教指委专家课程提升工作,定期通报教研员入校、美育教师课程开设情况。支持中小学美育教师进入高校进修访学,提升美育教师专业素养。鼓励高校发挥专家优势、资源优势,定向精准帮扶基层中小学校。依托省级智慧教育云平台,构建基于线上环境下的美育云课堂模式,鼓励美育教师录制视频课、微课等,编撰我省高质量的美育论文、案例集,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探索推行大中小学校美育教师一体化教研培训机制,建立相关考评制度。


  学校将建设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


  建设国家、省、市、县各级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构建名师和骨干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加强美育科学研究,进一步发挥我省高校和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音乐学院等高校牵头建设一批美育高端智库和高水平研究平台;鼓励改革和创新教师评价办法,激发美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推进中小学校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美术工作坊等“三队一坊”及丰富多样的学校课后服务艺术社团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平台,特别是橱窗、展示屏、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等打造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加强美育实践活动场地建设,支持大中小学校根据实际建设小型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剧场等,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


  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地域文化优势,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12.770, 0.08, 0.63%)精神”龙江优秀精神。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融入美育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和体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县域内美育教师流动授课


  落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基本要求,注重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强化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性评价。实施高校美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制度,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把开展美育工作及其效果、承办省级美育重要活动、社会反馈等作为高校办学评价重要指标,纳入年度高校高质量发展增值性评价考核。


  推动县域内优秀美育教师流动授课、优质美育课堂资源共享。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城乡学校之间“大手拉小手”相互学习交流和帮扶机制,为乡村薄弱学校提供课程建设、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鼓励举办乡村学生课后服务艺术社团专场展演活动。鼓励美育名师进乡村、乡村学生进城市艺术场馆,开展城乡中小学生美育主题研学、艺术三下乡、艺术实践项目等活动。开展以关心关爱困境、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公益志愿美育活动。


  建立美育资源大数据平台


  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依托省级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补齐农村薄弱地区的资源短板,助力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美育素养。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建立美育资源大数据平台、各级美育展演优秀作品展示平台,实现美育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的浸润式美育创新路径。


  促进学校与社会联动,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尝试通过艺术节、学生合唱联盟等多种方式举办活动;建立校外社会美育基地,挖掘校内外美育资源,推广普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强化家庭、学校、社会整合融通。(记者 周雪莉


  转自:哈尔滨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