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统筹推进“四个农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20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黑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四个农业”为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农业振兴,率先建设农业强省,奋力打造更加稳固、可靠、坚实、安全的“大粮仓”,不断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聚焦科技农业


  用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目前,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火热进行中,“龙豆良种”“智慧农机”“延链建链”成为参会者们热议的话题,这些关键词指向同一个重点:科技农业。


  截至2022年底,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8%,高于全国7.4个百分点;主推技术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稳居全国首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育“龙江种”强“科技芯”


  黑河43、黑农527、松粳207、龙单308……走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展区,大豆、水稻、玉米等作物品种令人目不暇接。“本次展会,我院在科技农业展厅进行集中展示,整合展出了我院在“十三五”以来重大的品种育成和技术突破。”黑龙江省农科院成果产业处副处长吴宏达介绍。


  在大豆板块黑龙江展区,我省展示了高蛋白、高油、兼用、高产和推广面积最大五类大豆品种,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全省良种发展水平。


  高油品种“合农77”脂肪含量24.1%,大面积生产具有亩产300公斤潜力;高蛋白品种“绥农76”蛋白质含量46.8%,适合加工大豆分离蛋白、豆乳、豆干等豆制品;兼用型品种“黑农88”具有高产、抗病特点。


  高产品种“合农71”2019年在新疆创亩产447.5公斤全国大豆高产纪录,2022年在黑龙江创亩产341.6公斤东北大豆单产纪录。目前推广面积最大品种“黑河43号”,具有早熟、稳产等特点,年最大推广面积达901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


  据了解,目前我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45%和40%。全面开展种业振兴行动,今年底完成寒带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中期库改建任务,保存能力达到30万份,建立专家育种示范基地16个,“龙江种”正被不断输入“科技芯”。


  “智”造良机“数”促发展


  本届博览会上,雷沃大型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以它为代表的国产农机装备正紧跟国家战略,围绕农机短板弱项,持续推进创新技术沉淀,打破农机装备技术壁垒,服务于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稳步推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推广。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在若干省份开展“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的通知》,选定我省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承担建设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任务。


  农业数字化进程步伐加快。我省加强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加快推进绥滨、同江两个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建设。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落地佳木斯,围绕7个领域数字化应用,开展省级数字农业试点县评选。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全省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6000个,配备监测设备1.9万台,植保无人机3.1万架,居全国第一位。


  延伸链条科技赋能


  以科技为依托,不断延伸产业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方能把充满乡土气息的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本次博览会上,黑龙江万物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业带来了全大豆肽浓缩饮品,该企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全自动现代化的全大豆肽浓缩饮品生产线,产品填补了国内外以大豆为原料科技转化为液体植物活性肽的行业空白。


  绥化金龙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拥有省内唯一的大豆分离蛋白品牌,生产中力求将一粒豆子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产出豆油的同时将剩余物精深加工,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大豆膳食纤维等深受企业欢迎。


  据了解,目前我省围绕延伸大豆产业链,大力开展大豆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推广,组织实施“大豆蛋白肉食品加工技术集成与新产品开发”等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5项。


  东北农业大学采取国际最先进的生物解离工艺,最大程度保存产品的天然功效。黑龙江中医药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大豆及药食同源中药复合菌纯种定量发酵技术,在肠道菌群与健康国际前沿研究方向上迈出了新步伐。


  转自: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