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强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把黑土地保护好。”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高天厚土、禀赋优良,近年来,黑龙江不满足于农业大省的既有优势,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遵循,拉长补齐“产业链”、做优做强“创新链”、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壮大升级。产粮大省,正加速蝶变为农产品加工强省。各式各样的流水线上,大豆、玉米、稻谷等千变万化,精深加工后身价倍增。大豆冰激凌入口甜糯、辅酶Q10营养健康……越来越多农作物就地加工转化,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让五湖四海的消费者大饱口福。
目前,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929家,加工能力超过1亿吨,基本形成了以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格局,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全省力争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4500亿元,比2022年增加1100亿元以上。
延长补齐“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
在齐齐哈尔市北纬四十七(依安县)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一穗穗金黄饱满的玉米经过清洗池从传送带上滚落,经过8道工序,在3小时内“华丽转身”,这最大限度保证玉米新鲜到达消费者手中。
北纬四十七(依安县)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原料基地、产业园区、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企业2022年加工鲜食玉米2.1亿穗,产值达到4.7亿元,带动群众增收7500万元。
“工厂拥有5座鲜食玉米及速冻果蔬加工车间和15条国内唯一的自动杀菌鲜食玉米及蔬菜加工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的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公司总经理郭忠良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整合北纬47度优质绿色有机资源,全力打造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黑龙江省是全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2022年,全省玉米产量4038.4万吨,规上加工企业100家以上,营业收入750亿元。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黑龙江省将重点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近十个区域发展玉米精深加工,建设多链条衔接、上下游配套的玉米加工集聚区,到2025年全省玉米加工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100亿元。
为延长产业链,黑龙江省建立了“链主”机制,省、市、县根据产业规模,在各自区域内为重点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确定1—2家企业为“链主”,建立长效沟通议事、协商会商机制,鼓励“链主”企业牵头推进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对链主企业在融资、物流、财政奖励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鹤岗市绥滨县地处黑龙江和松花江交汇地带,域内泡泽密布,水草丰茂,肉鹅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鹅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如何来挖掘大鹅的价值,将其吃干榨净,实现价值最大化?绥滨的答案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绥滨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成立两江牧业有限公司,建设了年屠宰加工肉鹅200万只的肉鹅屠宰加工厂,年实现利润1000万元。同时引进全套肉鹅熟食加工生产线,形成了以肉鹅养殖、屠宰、肉品深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龙头+基地+农户”全产业链条,打造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的肉鹅产业基地。
“春天孵化检疫,夏天分散饲养,秋天统一收购,冬天加工出售,绥滨白鹅一年四季都有生产,而这得益于绥滨县鹅经济全产业链的快速延伸。”绥滨县两江牧业有限公司经理陈加应说。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向绥滨鹅产业抛来“橄榄枝”。2021年,绥滨县与江西华曌企业管理集团合作,成立黑龙江省绥滨大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大鹅羽绒制品、大鹅食品、大鹅酒等项目,并设计了绥滨大鹅品牌logo、绥滨板鹅包装、大鹅酒包装,申请注册了“鹅老大”“鹅司令”两个商标,整合全省大鹅产业资源,推广绥滨大鹅品牌。
政产学研成合力做优做强“创新链”
“果葡糖浆易受热分解,如何提高其稳定性,让产品品质更上一层楼?”几个月前,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找到黑龙江省科技厅的服务专员,对接技术升级需求。
没过几天,“玉米功能性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生产示范”项目在科技厅的“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榜单中面向社会发布,很快吸引来八一农垦大学的专家团队带着技术方案“揭榜”合作。科技厅在牵线搭桥的同时,对研发给予补贴支持。
如今,走进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的车间,新的产线已经具备量产能力,一粒粒玉米转化成淀粉,再经过水解、异构,变身晶莹剔透的果葡糖浆等淀粉糖。“通过‘揭榜挂帅’项目我们突破了精深加工新技术,开发的新产品年产量预计突破8万吨,带动企业实现年增收3亿余元。”公司副总经理史兵哲说。
突破创新瓶颈,拉长价值链条。黑龙江省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遴选全国优势科研单位,解决全省农产品加工“卡脖子”问题,目前,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形成科技攻关项目30项。
在齐齐哈尔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货车进出,络绎不绝,这里每天可以加工大豆500余吨,生产高功能活性大豆分离蛋白70余吨、大豆油80余吨、低温脱脂豆粕300余吨。
这背后的大豆生物水解关键技术以及大豆加工适用性关键技术,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创新开发深加工技术,我们已经将大豆的产业链、价值链拉长到国际一流水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杨介绍,中心为全省20余家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支持,“加工成分离蛋白、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等产品之后,单位重量的大豆所创造的价值已经翻了百倍。”
“2023年,省科技厅支持大学、科研院所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基础理论难题,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引导项目12项,不断发现完善农产品加工新机理新机制。”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刘爱丽介绍,全省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省重点实验室10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17家,有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精深加工农作物,创新在品种的研发繁育阶段就已开始发力。
走进北大荒薯业集团北薯种业公司试验示范田,96个品种的马铃薯植株间,摇曳着乳白色花朵,其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研发的“中薯早39号”早熟高淀粉马铃薯种薯即将上市,薯业集团将成为全国首家使用早熟高淀粉马铃薯种薯的受益单位。
“‘中薯早39号’比一般品种早成熟半个多月,拉长了马铃薯的加工时间。同时,其淀粉含量也更高,平均可达18个百分点,加工后的出粉率会明显提升。”北薯种业公司高级农艺师马力挖出几颗马铃薯对比起来——新品种肥硕宽大,老品种细长瘦小。
“我们与科研院所合作,计划利用3到5年时间,培育5个适宜淀粉和全粉加工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薯新品种。”北大荒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旗介绍,高产量、高淀粉、熟期早,这些都是新品种研发的方向,都服务于更精细的加工、更高质的产品。
打出政策“组合拳”赋能产业“加速跑”
黑龙江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优质农产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绿色”是龙江农产品的“标签”,也是打开市场的“敲门砖”。该省不断推动食品产业走规模化、高值化、绿色化发展道路,2019年到2022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年营收平均增速为7.8%,规上企业户数平均增长8.7%。
“黑龙江省农产品初加工比重较大,只有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才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文德说。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优化政策措施,释放明确的产业导向和政策红利,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在黑龙江投资兴业,建成了一批大项目,其中飞鹤、九三、中粮、象屿、鸿展等5家企业的营收已达100亿元级别,大庄园、完达山、雀巢、双汇北大荒、宾西集团、伊品生物、京粮、昊天玉米、百威啤酒、蒙牛等企业营收均超20亿元。
产业结构不优、融合层次不深、加工转化率不高……直面问题,黑龙江如何将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势能?
今年6月,黑龙江省打出“组合拳”,先后出台《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两个文件,为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李文德说,黑龙江省突出产业优势、明确发展重点,进一步明确了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五大重点产业,以及食用菌、森林食品、中药材、冷水鱼、鲜食玉米、预制菜和鹅7个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
黑龙江提出,力争2025年营业收入达到4500亿元。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财政支撑是保障。”黑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徐海臣说,省级财政多渠道筹集了10亿元左右的资金,用于保障2023年农产品精深加工政策的顺利兑现。
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扶持,是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有力保证。黑龙江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王雁江说,下一步黑龙江将打造一批龙江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到2026年打造出黑龙江省大米、鲜食玉米、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山特产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巩固龙江乳粉、水稻产业加工能力全国第一的领军地位,发展出一批具有龙江地域特色、广受市场欢迎的新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赴黑龙江考察调研。广袤黑土地,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他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殷殷嘱托,3100多万龙江儿女牢记心间;龙江大地上,正加速凝聚起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