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政策加持 助力生物经济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5-13





  日前,在黑龙江省工信厅组织的一场生物经济政策宣讲会上,通过对生物经济奖补政策申报标准及流程的详细解读,不仅实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同频共振,更展示了黑龙江省发展生物经济的信心与决心。


  围绕做强做大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经济产业,强化生物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生物安全保障能力,黑龙江省正在实现生物经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


  “生”生不息——龙江有决心


  在宣讲会现场,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中心项目经理李学东分享了一个好消息:自去年《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以来,珍宝岛药业共拿到了4项累计1000万元的奖补资金。他说,这极大地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也解决了企业在研发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


  同样享受到生物经济利好政策的还有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我们享受到真金白银的资金补贴的同时,也持续加大创新药领域的布局,前不久与中国药科大学签订创新药的技术成果转让,用于一类新药的研发。”哈三联药物研究院副院长胡玉庆说。


  今天的技术就是明天的产业,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对于这一行业特征,省工信厅针对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参照江苏、吉林、厦门等省市政策,从支持药品研发创新、支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支持企业扩大规模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产业发展政策,给予相应补助,为企业研发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2年省工信厅围绕生物经济政策共支持48户生物经济企业申报71个项目,累计兑现金额1.14亿元。


  “生”逢其时——龙江有优势


  2022年,《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陆续出台,黑龙江省掀起了发展生物经济的热潮,那么究竟何为生物经济?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制造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赵晓宇给出了解释:生物经济概念及其领域是进化发展的,逐渐形成研发创新、生物质基础、绿色转型与绿色增长、健康及可持续等共性特征。这些特征与绿色可再生、节能减排、健康福利、产品绿色转换、产业绿色转型等密切相关,并系统推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向国民经济的医药、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广泛渗透。


  黑龙江省则刚好具备发展生物经济的资源、创新、产业、应用场景等优势,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极大的发展潜力。


  《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生物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具有突出发展优势。黑龙江省还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基础优势,拥有203家药品生产企业,其中化学药品4834个、中药2999个、生物制品58个、原料药189个。拥有葵花药业、誉衡药业等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别开“生”面——龙江有信心


  哈三联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超3亿元,同比增长30%;


  珍宝岛药业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友搏药业一季度工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100%……


  在天然优势和利好政策的双重加持下,黑龙江生物经济发展正扶摇直上。


  牡丹江霖润药用辅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梅森直言,宣讲会使他备受鼓舞,企业未来要填补全球高端食品级、药用级天然纤维素的技术空白,做全球天然纤维素行业的领跑者。


  在生物经济宣讲会后,省工信厅、牡丹江市工信局率队走访了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仁合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恒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医药企业,实地了解企业在有关生物经济奖补政策上的疑难问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生物经济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众多利好消息,这将为我们企业药品创新研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友搏药业质量副总郝明说。


  将生物经济打造成为龙江新的重要增长极,对黑龙江省长期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大力培育生物经济,也是龙江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现实选择,更是构筑竞争新优势、加快推动振兴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张成信说:“龙江发展医药产业恰逢其时,大有可为。下一步,我们将全力聚焦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领域,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通过政策扶持、产需对接、产业链协同等方式助力企业发展,让企业在龙江这片黑土地上茁壮成长、再创新高。”


  转自: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