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改革攻坚 京津冀为生态环境划定红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鲁元珍    时间:2016-01-22





  元旦假期,北方不少地区难见蓝天,空气污染已成人们的“心肺之患”。


  “向雾霾说不”需要各地协同作战。近日,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减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0%左右。


  此外,规划在水环境质量、资源消耗、生态空间建设等多方面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具体的问题,京津冀如何打赢环境保护攻坚战?


  底线划定:PM2.5下降四成能否实现


  《规划》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应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比2013年下降40%左右。


  “这是我国首次划定具体的大气治理的目标线。”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巡视员赵鹏高介绍说,目标明确后,改革的难度很大。由于雾霾成因复杂,其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欣表示,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难点主要在于问责机制尚不成熟,制定目标后的下一步需要具体责任落实,建立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形成有效激励。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出,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天津与河北合理承接北京市疏解的相关商贸服务业与制造业功能,产业转移过程中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京津冀限制、禁止、淘汰类项目目录,并适时更新,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提高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倒闭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包括从严排放标准,发展清洁能源,防治机动车污染等多项措施并举。


  结构调整:从源头强化管理


  强化源头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是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彭应登表示,对北京和天津来说,未来的重点是提高减排的力度;而由于钢铁等重工业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北的产业结构转型相对困难,这也倒逼其迎头赶上。


  按照规划的目标,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地区基本完成地级及以上城市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以及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北京市重点压缩水泥产能,控制炼油规模;天津市重点控制钢铁、水泥(熟料)产能;河北省重点淘汰10万千瓦以下非热电联产燃煤机组、水泥、平板玻璃等。


  同时,《规划》提出,2017年年底前,京津塘电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占电力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北京市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以下,电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提高到90%以上。通过增加外输电、天然气供应,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区域协同: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


  《规划》明确指出,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这些问题是当前及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生态建设一体化,需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考虑区域的差异性和功能性,明确不同生态空间单元的功能,按照区域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的需要总体谋划政策措施。”赵鹏高表示,只有坚持“一盘棋”的思想,才能破解制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表示,京津冀区域虽然面积不大,却分布有山地、平原、丘陵等多种地形,生态环境问题复杂。《规划》明确的五大功能区域包括:突出城市生态空间保障功能的京津保地区、突出防风固沙功能的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突出保持水土功能的燕山-太行山水源涵养区、突出农田生态保护的低平原生态修复区,以及突出海洋生态安全功能的沿海生态防护区。“这是综合考虑了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因素。”方言表示。


  创新管理:建立生态环境联动机制


  据悉,《规划》中提出的环保方面重点任务和目标都较以往有所突破。“体制机制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率先突破的重要保障。”赵鹏高说。


  生态系统红线的设定是《规划》的重要亮点,要求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红线,确定空间开发控制范围,实行“准入清单”管理。同时,《规划》要求建立生态环境联动管理的体制机制,其中包括了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统一调配制度,建立跨区域的联合监察执法机制等多项措施。


  方言表示,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方向是建立区域间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搭建区域生态协商平台建立市场化补偿模式。此外,要通过监测系统建设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让生态环境任务一步步落到实处。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