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开的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员大会强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就要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为引领,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抓住用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成渝两地“大数据走廊”,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提供智慧支撑,既是落实中央重要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现实选择。
建设“大数据走廊”面临的机遇
今天,大数据开启了信息化第三次浪潮。加快建设成渝两地“大数据走廊”正处在重要发展机遇期,主要面临两大机遇:一是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既是党中央对成渝地区寄予的厚望,也为成渝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政策利好、项目利好,是建设好“大数据走廊”的重大战略机遇。成渝地区处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位置,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全面贯彻落实,也为“大数据走廊”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这两大国家战略的有力实施,为“大数据走廊”建设带来叠加机遇。二是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的基础机遇。近几年来,成都和重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不断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天府新区、两江新区分别集聚了大批大数据智能化相关企业,加之分布于相关区县的国家高新区的助力,两地正在大力打造的科学城、协同创新区等为“大数据走廊”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建设“大数据走廊”的路径思考
立足成渝地区、服务西部大开发、面向全国,是“大数据走廊”建设的出发点和追求目标。这一建设将包括但不限于成渝地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所依法收集、掌握的大数据放置于“大数据走廊”内,供有关单位、个人合法地研究、开发、使用的一种技术安排。“大数据走廊”犹如架设于成渝地区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够为有需要通行于该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提供便利、便捷的出入和通勤服务。要发挥好“大数据走廊”的重要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重目标,才能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顶层设计定标准,设施建设打基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项系统工程的应有之义。“大数据走廊”的建设,同样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在更高层面先行明确和规范“大数据走廊”建设的法律依据、设计架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和收集、研发、使用大数据的基本条件与要求,让大数据在一个标准框架内有序、有效流动。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加快各门户网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应用系统研发与建设,真正使所有数据能够顺畅出入“大数据走廊”,并且高效地实现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快核心平台建设,特别是对大数据的挖掘、整理及推广运用的核心平台建设,打牢“大数据走廊”的基础。
人才培育强支撑,深度挖掘展价值。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要让大数据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必须有一大批适应未来大数据发展的各类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撑。在充分发挥好现有大数据人才作用的基础上,加快人才培养。建立并发挥好“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的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研究、人才互聘和继续教育。同时,要加快构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的人才流动配置新格局,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让大数据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大数据的一个特征是具有较低价值密度,但因其体量巨大、类型繁多,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通过使用云计算技术使其计算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样的统计学算法和概率算法在输入数据爆发性增加后,其输出值的精确度无限接近于真实情况,大幅度减小了原来基于小规模数据得出结果的误差,从而使大数据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产业发展强经济,理顺体制彰合力。基于大数据产业的数据资产化、产业技术的高创新性、产业决策智能化和产业服务个性化特点,围绕大数据内生型价值模式、外生型价值模式、寄生型价值模式、产品型价值模式和云计算服务价值模式做文章,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让“大数据走廊”发挥出独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大做强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深化拓展机构改革成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大数据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监督、运用等作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共同形成推进“大数据走廊”建设的强大合力。
公共服务共建设,便民利民得民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大数据走廊”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努力改变成渝地区现有条件下的教育、医疗、健康、社会治理等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尽快补齐短板,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优势,为成渝地区的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多、更优质、更加均等化和更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真正建设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转自:重庆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