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宁国市林下产业提升绿色经济“成色”


时间:2013-09-22





  年收入达到30万元、盖一栋属于自己的小楼房、买辆小汽车过去在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云山村的周国庆看来,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他的梦想因为林下经济产业得以实现。

  周国庆以种植山核桃为生,由于山核桃树体高、收益周期长、林间空地多,周国庆动起了开展林下种植经营的脑筋。2010年,他在核桃林下种起了中药材宁前胡,实现了林上、林下长短结合、综合利用,当年林下种植宁前胡就收入5万元。经过4年的探索和总结,周国庆渐渐尝到了林下种植的甜头,基地种植面积也扩大到100多亩,宁前胡一年的收入达30多万元。而在安徽省宁国市,周国庆只是农民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致富的冰山一角。

  宁国市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利契机,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以短养长培育特色林业,大力发展以宁前胡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为目标,走出了一条林农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不断提升绿色经济“成色”。

  2006年,宁国市作为安徽省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市,率先启动了“明晰产权、确权发证”的主体改革,通过“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唤起了山区林农发展林业的激情,掀起了新一轮投资兴林的热潮,也为发展林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过程中,宁国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尽量突出“一村一品”,科学合理布局,引导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全市在南部山核桃产区和中部板栗产区,鼓励种植中药材和生态良草,促进生态修复重建,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在东部竹笋产区及沿河元竹长廊林带,鼓励林农发展林下养殖;在东部生态农业乡镇,突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发展原生态为主的森林旅游业。

  按照突出特色、差异发展的总体思路,宁国市的林下宁前胡种植也充分体现了区域化的分布特点,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块状格局。万家乡是宁国市山核桃的主产区,全乡山核桃种植面积7万亩。林改后,当地许多外出打工青年纷纷回乡务林。万家乡大龙村深坑口的林农吴相苗,2006年开始在山核桃林下种植宁前胡,经几年的耕耘和劳作,他家宁前胡种植面积扩大到20多亩,每年宁前胡收入以10万元为单位递增。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大龙村2013年林下种植宁前胡面积2200亩,年产量达500多吨,年产值达7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宁前胡种植专业村。目前,全市千亩以上的宁前胡种植村有13个,占种植经营总面积的80%以上。

  林下经济的迅速壮大,特别是宁前胡的大力种植发展,得益于宁国市的政策扶持、企业推动和当地群众的主体参与。宁国市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兴林富民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各类奖扶制度,不断加速林下产业发展。为促进林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宁国市还专门建立了林业要素市场,促进森林资源合理规范流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宁国市詹氏公司、青龙湾自然农园公司积极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林鸡品质上乘,深受市场青睐。今年两家公司养殖的5万只土鸡还未出栏就被上海、浙江的客商抢购一空。

  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中药材销售、种植的企业,同时进行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咨询培训等相关业务。公司每年经销药材400余吨,年产值800万元,生产的“宁前胡”、“白术”、“金荞麦”、“香茶菜”等药材品种,销往重庆太极、北京同仁堂、广药集团、安徽亳州等企业和药材市场。正是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发展林下种植产业的顾虑打消了,中药材的市场销售渠道打开了,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发展林下种植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为推动宁前胡种植,千方公司还牵头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坚持“六统一”原则:即统一供应种子种苗、统一企业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购销社员产品、统一使用品牌商标、统一结算分配,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利益最大化。目前,宁国市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到7家,社员1600多人,带动农户5000多户,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为主的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化格局,成为带动林农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通过引导和扶持,宁国市现已形成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多种经营模式,培育出万元以上的种植户100多户。今年上半年,全市林下经济总产值近5.2亿元,其中宁前胡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量3000吨以上,产值8000多万元;白术种植1100亩,年产量15吨,产值200万元;林下养殖面积300亩,产值500万元;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业产值3.3亿元。林下经济已成为宁国市山区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提升了宁国绿色经济的“成色”。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