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丽银杏为云南泸西打造生态富民产业


时间:2013-09-22





  为打造银杏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按照“产业优先、绿色增长”指导思想,把银杏作为全县一个新的后续产业重点培植,全县仅今年就种植银杏501万株,按照全县统一的亩栽834株计算,种植面积已超6000亩。

  《中国绿色时报》特约记者日前在泸西县中枢镇夸西村小组银杏样板种植基地看到,今年3月中旬才种植的银杏新叶舒展、浓绿,长势良好。据泸西县生物资源创新办副主任孟彦华介绍,全县仅一个月就种植了501.25万株,是计划种植的100.17%,目前各个种植基地的银杏都长势良好。

  银杏树的叶、果、皮均可食用和入药,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欣赏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银杏树适应能力强,是城市美化、绿化的理想树种,大量种植既可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又可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因此发展银杏种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此,去年10月,泸西县与康恩贝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泸西县10万亩银杏树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计划投资8.5亿元,从2013年起到2018年,完成10万亩银杏种植基地建设。

  康恩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胡季强说:“之所以选择在泸西发展银杏产业,首先是泸西县高度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其次是泸西水土条件非常好,气候环境也有利于银杏树的种植发展,而且银杏叶的产量、质量都胜过传统种植区域。”

  为充分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确保10万亩银杏树种植基地建设顺利推进,泸西县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民发展银杏种植门槛”为原则,采取“发展零投入,风险零承担”的创新型发展模式,鼓励、支持农民积极开展银杏种植。

  孟彦华告诉记者,种植一亩银杏按每株2元计算,农户每亩仅种苗就需投入1668元。“零投入”就是农户只需出土地,而每株2元的苗款则由乡镇和联系挂钩乡镇的县级部门承担1元,剩余的1元则由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银杏管护队在负责银杏日常管理的同时,通过在田间套种其他作物所得的收入来承担。此外,公司按每亩机耕费90元、农膜60元、浇水40元的标准,采取现金和实物的方式直接兑现给种植户,因此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只需投入劳动力而无需负担任何生产投入。

  风险“零承担”则是种植户严格按公司技术要求把银杏苗木种植下地,并进行认真管护到移栽成活后,由管护队统一接管管理,以后五年农户无需对银杏进行生产管理,但采摘银杏叶可按每公斤2元的价格出售给公司,期间前两年农户每年还可享受政府每亩300元的收益性补助,同时种植区农户享有可优先为管护队在自己土地上打工获取劳务报酬的权力。满五年后公司按照每亩5834元的价格回购银杏树后,公司根据当年地租价格,以荒山荒坡、旱地和水田每亩不低于600元、800元和1000元且每五年递增15%的地租向农户租地,银杏树交由农户代为管理,所需农用物资公司无偿提供,公司按每亩200元的管护费补助给农户。

  泸西县旧城镇板桥村农民赵兴华说:“这种方式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有利的,既不需要投入,也不需要承担风险,通过出让树木产权、收取地租和承包经营等方式,每亩平均收益3000元左右。”

  在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驱动的作用下,广大种植户积极性高涨。6月份泸西县启动开建一条年产5000吨的银杏叶提取生产线,两条年产5000吨的银杏叶烘干、粉碎等粗加工生产线,以及与之匹配的仓储、办公质检楼、污水处理站等项目,目前正抓紧落实今秋明春再种植1万亩的各项工作。

  中共泸西县委书记王家林说:“通过发展银杏产业,不仅使泸西的荒山绿起来,农民富起来,而且可以实现集团、公司、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共赢。”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