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战略促江苏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


作者:胡建    时间:2013-09-24





连续三年保持万亿产值

  品牌战略促江苏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

  指数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纺织服装大省江苏,从15年前起,每年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举办江苏国际服装节。今年的江苏国际服装节已于9月15日落下帷幕。

  很多人喜欢将之称为江苏省的行业盛会,但是我们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了解该省纺织服装行业的一扇窗口。

  其实,一个地方行业展会及其配套活动,再辅以行业数据的支撑和佐证,可以将当地相关行业的面貌立刻变得更加丰满而立体,有利于促进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江苏纺织服装行业显然深谙此理。

  品牌“强”省

  博览会是江苏国际服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窥探该省当前纺织服装品牌发展状况一个较好的途径。

  通过走访今年的博览会,记者发现如今的江苏,其纺织服装品牌层次分明,清晰地展示了这个纺织大省的品牌发展状况——一是成熟品牌,这类品牌不仅是代表江苏的优秀品牌,而且在国内也有较强的竞争力,比如:波司登、红豆、雅鹿、梦兰等。

  在这次展会上,服装行业龙头老大波司登男装参展,体现了该品牌全力推进四季化发展的信心。据波司登男装总经理高晓东介绍,继2012年发布伦敦高端男装后,近期波司登公司还与英超劲旅托特纳姆热刺(tottenhamhotspur)足球俱乐部达成商业合作关系,成为热刺队2013/14及2014/15赛季的官方男士正装合作伙伴,树立波司登男装在国际国内中的高端男装的品牌形象。

  二是新锐品牌,这类品牌有着强劲的发展潜力,日益成熟,比如阿仕顿、萱泽、波仕曼等。

  三是外贸企业打造的内销自主品牌,这类品牌由江苏当地的国内著名外贸企业创立,而这些外贸企业都有强大的实力。这预示了在当前不断扩大内需的情况下,外贸企业不再单纯地倚重国际市场,而是奉行国内外并重的“双突进”策略。比如,苏美达、苏豪集团等。

  四是区域品牌,这类品牌是江苏各产业集群的代表,集中体现了当地优秀的纺织产业特色,比如常熟梅里镇、吴江盛泽镇、盐城射阳县等。

  纺织产业是淮安市的传统支柱产业,现有棉纺、印染、服装、化纤等纺织产业门类。今年,该市组织了多个品牌参展。据了解,今后淮安纺织将重点发展具有环保色纺特色的棉纺织、印染面料、化纤、针织复制、服装五大板块。

  不难看出,江苏这个曾经的制造大省,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如今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品牌类别,他们成为江苏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最为生动的体现。另据记者了解,目前,江苏拥有中国世界名牌2个,中国名牌5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30多个,江苏省名牌300多个。

  如果说品牌状况是反馈江苏纺织工业进行转型升级极为重要的信息,那么,数据则是体现江苏纺织工业强弱最具说服力的指标。

  2010年,江苏纺织服装在全国首先迈入万亿产业的行列。去年,该省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了12300亿元,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万亿产业的产值。今年上半年,该省纺织工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了解,1-6月份,江苏纺织工业总产值达634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利润总额26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2%;出口总额204.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6%。

 其中,纺织板块为308 1 . 3 亿元,同比增长9.06%,利润同比增长12.72%;化纤板块为1280亿元,同比增长10.97%,利润同比增长4.75%;服装板块为1805亿元,同比增长14.12%,利润同比增长14.14%;纺机板块为180亿元,同比增长16.96%,利润同比增长25.44%。

  从数字来看,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江苏纺织工业运行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而数字折射出来的则是江苏纺织服装业“十二五”战略调整的成果。江苏纺织产业的规模已经足够大,但是如今已经不再是依靠数量拉动增长的时代,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才是可取之道。

  “十二五”初,江苏纺织工业开始进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四大战略”调整,打造效率、品质、品牌、时尚、人才与环境等“六大新优势”。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说,这是该省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发展的内因和必然趋势。

  不过值得重视的是,江苏虽然是国内纺织工业的排头兵,但是其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东南亚地区凭借劳动力价格等优势其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外向程度较高的江苏如何应对来自一些新兴国家的竞争?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大,传统产业规模较大的江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大量中小企业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研发能力等等。

  而这些都是江苏纺织工业在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迈向纺织强省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