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林富民,洛阳以林下经济挺直腰板


时间:2013-10-09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林业发展无限动力。

  林间种,林下养,林中游,立体发展林下经济让农民致富增收添幸福。

  日前,《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河南省洛阳市采访,各县(区)很多关于林下经济惠农富民的故事让记者记忆犹新。

  洛阳市以发展林下经济挺直了兴林富民的腰板。

  政策引导盘活资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农民兴林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洛阳市顺势而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助推林下经济发展。

  针对林下经济缺少资金的难题,洛阳市对症下药,以盘活森林资源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他们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成立林权管理中心,为林农、林企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与反担保服务。仅栾川县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就发放贷款3800多万元。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洛阳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有序原则,确保林权流转交易标准统一、程序规范。洛阳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姚孝宗说:“流转不流转是农民的事,转多转少是市场的事,规范不规范是政府的事。”洛阳市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损害林农林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林农可依法、自愿、有偿地流转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可转包、出租、转让,可以互换、入股、抵押,也可以作为出资、合作条件,以更大限度地盘活林地资源。同时,他们还积极协调筹集其他林下经济资金,洛阳市县区、乡镇两级政府齐心争当资金协调员。嵩县车村镇镇干部分片包村,为每个林下养鸡户协调无息贷款2万元,并联系相关部门及时兑付县里出台的“林下养鸡1000只,补贴1000元”的优惠政策。

  林下种养遍地开花

  洛阳市林地面积广袤,仅可开发林下经济的面积就达80万亩。如何使资源优势变为财富?

  “立体发展林下经济。”姚孝宗说,洛阳市正在着力建设一批有规模、有潜力、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特色经济基地。多年来,络阳发展林下经济红红火火。

  从林下养鸡、种植中药材逐步走向多元化,洛宁县林下经济发展的轨迹,见证了络阳市林下经济发展的脉络。目前全县已发展为林粮间作、林瓜间作、林药间作、林菌间作、林下育苗、林下养禽、林下养畜等多种种养模式。截至2012年底,全县开发林下种养面积达5万亩,养殖各种禽、畜达到近500万只(头),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5亿元。

  “地上种核桃,树下种药材”,嵩县发展林下经济注重特色。为扩大林药种植规模,壮大林下经济,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种植核桃的农户每亩给予300元的补贴,对在核桃树下种植桔梗的农户每亩给予200元补贴,在311国道沿线两侧发展核桃和桔梗种植5000亩,带动农户上万户。

  同样,栾川县以连翘、党参、五味子等中药材为林间种植对象,发展林药间作,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县仅中药材种植面积就达13万亩,产值9800万元。同时,栾川县还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林下养殖业,让农民尝到了林下种养的甜头。

  “以前外出打工一年到头挣不到5000元,林改后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猪苓,栽杜仲树,养杜仲鸡,经营农家宾馆,每年收入都在30万以上。”栾川县庙子镇黄柏村村民甘米焕很满足地说。

  生态旅游集群发展

  “作为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的地位不容小觑。”姚孝宗说,洛阳市发展生态旅游具有资源优势,栾川、嵩县、洛宁、汝阳等南部山区的森林资源丰富,为打造精品生态旅游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姚孝宗介绍,洛阳市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森林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围绕“一个中心”、“五个组团”、“四个支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

  生态旅游能致富,林农挣钱不出户。栾川县重渡沟过去是国家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到500元,通过重渡沟景区的带动,目前全村95%以上的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仅农家宾馆就有近万张床位,2012年重渡沟人均收入1.2万元,被誉为“全国农家宾馆第一村”。

  “林间种,林下养、林中游”让洛阳市找到了一条生态得保护、经济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多赢之路。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