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个旧市有色行业谋求发展新路子


时间:2013-10-14





  云南省个旧市依矿建市、依矿立市,拥有两千多年有色金属开采史,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个旧开创了云南冶金工业近代生产先河,是世界上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有“世界锡都”的美誉。

  多年来,以锡、铅、锌、铝、铜等有色金属采、选、冶为主的矿业经济一直是个旧的支柱经济,是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多年挖掘开采,个旧的优质矿产资源日益减少甚至趋于枯竭,2008年被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另外,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下跌,由于对有色金属产业依赖性较强,近年来个旧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培植接续替代产业,尽快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转型,成为个旧这座老工业城市开拓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的不二选择。但在没有确立新的支柱产业之前,个旧市依然得抓住“老本行”,仍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主,立足现有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发挥长期建设形成的冶金设备、人才、技术优势,稳定城市发展的基础,为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积累资金,为城市经济转型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

  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延伸产业链是指将既有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向上游延伸可使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延伸个旧有色金属产业链。

  培育发展资源供给环节。面对矿产资源日益减少的危机,实施资源外向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外资源市场,在外地建立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参股或者控股海外矿山、企业,扩大企业资源配置空间,使冶炼企业摆脱本地资源的限制。

  做大有色产业链中端冶炼环节。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把冶炼加工产业作为全市产业招商的重中之重,积极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大冶炼产业规模,提升冶炼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支持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增强具有良好业绩和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加强有色产业末端深加工环节。个旧市有色金属的年产量不低,而实际加工能力却有限,大多都是粗级加工,下游产业链很短,企业基本上是在卖原材料,实现不了利益最大化。积极引导有色产业向下游延伸,发展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项目,促进产品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发展,建成拥有核心技术开发能力、精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的完整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冶金附加值。

  中国现在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处于向工业化迈进的阶段,还在加快城镇化的进展,这都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对制造业进行装备。而有色冶金又是个旧市的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比如,可为轻轨列车、汽车、飞机、机床、家电、风电、太阳能、建筑、装潢、IT等行业提供零部件。这样,我们的有色冶金企业不单生产出了原材料,而且还把它生产成有形的系列产品销售出去,提高企业效益,这就是精深加工。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综合开发利用固废

  有色金属工业在采矿、选矿、冶炼和加工过程中排出大量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采矿废石、选矿尾矿、冶炼渣、赤泥、炉渣、烟尘等。这些固体废物中往往含有铜、铅、锌、铁、硫、钨、锡、钼等多种有价元素,有的还含有稀散元素及金、银等贵金属。尽管含量甚微,提取难度大,成本高,但由于固体废物产出量大,从总体上看这些有价金属的数量相当可观。搞好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矿山废石、尾矿的综合利用。从尾矿废石中回收有价金属;尾矿、废石作充填料用于井下充填或回填采空区;利用尾矿制砖;在废弃的尾矿库、废石场上复土造田,尾矿库被绿色植物覆盖后,能提高当地的空气湿度,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

  赤泥综合利用。赤泥是制铝工业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后的弃渣,因含有氧化铁,表面呈赤色泥状故称“赤泥”。赤泥综合利用主要途径有:生产水泥、流态自硬砂硬化剂、赤泥硅钙肥、赤泥塑料、炼钢用的赤泥保护渣、釉面砖。

  冶炼渣综合利用。从冶炼渣中回收金、银、铟、铅、锡、铜、镉等有价金属;固体废渣挥发后的硅钙渣可生产免烧砖;生产矿渣微粉、建筑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砖、筑路材料;用冶炼渣作除锈剂,供造船厂除锈喷砂。

  烟尘的综合利用。在有色金属和钢铁冶金以及煤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烟尘的成分十分复杂,与成尘前物料的差别也较大,在自然界无单独矿物存在的稀散金属往往富集在烟尘中,这是提取它们的重要原料。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