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助“渤海粮仓”梦圆


时间:2013-10-21





10 月12 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柳堡镇谭家村,10 余台大型播种机在广袤的土地上齐头并进,冬小麦被整齐地播撒在肥沃的土地里。可是谁能想到,脚下这片土地,昔日却是秋天见草不见粮的荒芜盐碱滩。无棣县科技局副局长李德新说:“该块地是‘ 渤海粮仓计划’项目示范样板工程区,2012 年实现亩产340 公斤冬小麦,老百姓都没有想到盐碱地能种出这么多粮食。”

2011 年10 月,中国科学院选定在无棣县进行“渤海粮仓”项目小范围先期示范推广。随后,无棣县局成立渤海粮仓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制定《渤海粮仓气象服务周年方案》,为示范区粮食种植提供全程服务。“无棣的气象为农服务,不仅老百姓满意,我也满意。尤其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为全县的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无棣县副县长王殿和说。

无棣县政府划拨专项资金,对全县12 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进行规范化改造,使其水平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内的前列。在无棣县北部地区,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方圆十里见不到一户人家,气象预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制约气象服务成效的短板。

为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无棣县气象局积极扩大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2012 年起,在报纸上开辟为农服务专栏,刊登粮食生产气象服务信息;开展全县571 个村村通大喇叭天气预报服务;在柳堡、西小王等10 个示范乡镇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气象网站,并与三家通信运营商联合,实现预警信息的全网发布。

记者从滨州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滨州市提出力争在三年内改良盐碱地10 万亩的奋斗目标。在滨州实施“ 渤海粮仓”计划取得大面积推广的基础上,“渤海粮仓”项目将逐步辐射至渤海周边地区,力争在三年内共实现30 万亩的盐碱地改良。(本报记者孙彦 通讯员李会群 吴忠辉)

来源:中国气象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