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纳入长江经济带,产业互补前景可观


作者:陆晓辉    时间:2013-10-22





  近期有关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以及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规划编制会议分别召开,其中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带所涉及的省份名单得以确定,云南首次纳入到长江流域经济带行列。云南经济增长潜力巨大此前,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召开了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研究起草工作动员会议。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当务之急就是要壮大能够支撑转型升级的长江经济带。

  目前,包括云南、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发改委人士,正在加紧编制上报涉及本地的经济开发材料,为国家出台长江经济带规划做参考。

  据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最终依托这4个定位,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转型升级新支撑带。

  毫无疑问的是,本次云南入围将对促进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

  “云南与缅甸有着悠久的贸易关系,当然毗邻的地域优势也非常明显,加之这几年云南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逐年快速增长。”中信证券昆明营业部市场总监陈明璆认为,从区域来看,云南这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来看排名都较为靠前,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加之与缅甸有着较为频繁的经贸往来,加入长江经济带不仅可以提升与邻省的经贸合作,也将促进云南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开发战略重心内移

  国家开发长江流域,意味着整个中国区域战略格局已经在发生变化。有专家透露,本次是以长江主干道考虑,浙江省未纳入,但云南因为有水富县的港口为长江第一港口,被纳入到长江经济带规划。

  “云南应当切实有效地出台区域规划,在经济带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真正地融入到经济带当中,最终要成为经济带抱团取暖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刘锡标认为,云南省入围经济带之后,应当积极寻找本省与区域联动的动力,不让规划流于形式。他认为,从目前的态势看,我国不只是需要沿海,沿江和沿边开发都不可或缺。这给缺乏出海口的云南提供了新的机遇。

  “港口开发已从沿海模式进入了沿江开发,这对促进地方经济将有较大幅度的提振。”中国港口协会研究中心主任杜麒栋表示,这种转变必然会大大促进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必须带动地方的经济、腹地的发展。特别国家中西部开发以后,怎样来带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运输。

  毫无疑问的是,虽然云南较大程度是因为水富港的存在而入围,但长江流域的开发会使得港口的周边地区有较大收益。

产业互补前景可观

  在加入长江经济带之后,从更大的布局角度出发调整产业结构,这成了云南不得不思考的新命题。“相比之下,云南的产业则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陈明璆指出,相比近邻川渝两地,云南的产业特色较为显著,而丰富的矿产、生物等资源为未来大区域产业合作共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成都目前已成为我国较为知名的家具家居产业大基地,而云南却有着较丰富的森林和生物资源,加入长江经济带之后将有效促进产业和资源的有机结合。通俗地说,未来将有不少家具生产企业在云南建立生产或区域基地和总部,以抢占相应的森林资源,更早地布局海外市场。

  有关人士也指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和要素禀赋差异,产业能级沿长江流向呈现递增趋势,要素丰裕度则沿长江流向递减。在要素价格普遍上涨的当前,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展开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对符合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应加以优化升级,对比较优势错位的产业则可以利用天然的长江航道和发达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实施产业转移,从而在全流域范围内形成一种立足于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分工格局。(陆晓辉)

来源:中国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