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汽车出口127.5万辆,同比增长13%,占同期全国汽车出口总量的36.7%,居全国首位。“十四五”以来,上海口岸汽车出口量从2020年的37.9万辆跃升至2024年的239万辆,年均增长58.4%,实现跨越式增长。
物流畅达、通关便利是上海口岸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近日,在上海海关所属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的监管保障下,108辆来自重庆果园港的国产汽车,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以下简称“外港海通码头”)完成从内贸船到外贸滚装轮的“换乘”后,搭载“翡翠精英”号滚装船出口至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这标志着汽车出口江海联运中转模式,首次拓展到长江上游港口。今年上半年,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累计监管汽车出口71.5万辆,同比增长13.7%。
外港海通码头地处长江入海口,是我国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凭借着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与联通全球主要汽车码头的航线密度,已经成为长江沿线地区车企出口的首选之一。相较于传统的陆路运输,江海联运模式实现了长江沿线港口与上海外高桥港的联通,有效激活了长江经济带滚装水运网络,为企业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
这批“渝车”出海首次应用江海联运中转新模式,重庆车企可在本地一次性办理所有通关手续,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长,真正让远在上海的外港海通码头成为重庆车企家门口的汽车“出海港”,有效提升了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相较于传统一体化报关模式,在江海联运中转新模式下,每台车可节约综合成本约1500元。
为保障这一新业务模式顺利落地,上海海关、重庆海关联合地方政府开发上线“渝沪商品车滚装共享班轮公共服务平台”,对出口整车的“装、运、卸”开展全流程、可视化监管,实现货物装卸自动比对、运输异常情况自动报警,通过全程动态监控,实现全链条监管闭环。
随着汽车出口滚装业务的持续发展,目前外港海通码头出口航线已覆盖延伸至131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天有2至3艘滚装船满载国产汽车扬帆出海。
“我们为汽车出口企业提供预约制服务,船舶代理企业可提前预约办理进出口岸手续,有效缩短船舶在港等待时间,提升通关效率。同时,我们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容缺办理、并联办理,优先办理通关手续,确保船舶进出口岸审批‘零等待’,保障车辆出口业务顺畅进行。”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查验九科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讯员 杨斌)
转自:中国国门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