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用核桃串起七十二亿元全产业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8-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坐拥全疆最大的核桃种植版图,种植面积200万亩,年产核桃43万余吨,全产业链产值72亿元。在喀什,核桃产业早已超越单纯的种植范畴,形成了一条从种植到加工、从销售到品牌、从文化到旅游的完整产业链,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带来无限机遇。


  在产业加工方面,当地多家头部企业构筑起强大矩阵,将核桃加工成休闲零食、乳饮、精油、蛋白粉等数十种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年加工核桃达18万吨,产值25亿余元,带动1.8万余人端稳“金饭碗”。此外,喀什地区还依托5家林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从核桃青皮中提纯单宁酸,将果壳转化为机制炭,并将枝条压制成优质板材,推动产业链实现全要素、高效率利用,年产值1.9亿元。


  在喀什地区泽普县波斯喀木乡玉吉买艾日克村的核桃园里,饱满的核桃青果挂满枝头,这份硕果源于波斯喀木乡核桃种植业的精细化管理。今年以来,该乡以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全域推进综合管护行动。通过网格化责任机制,该乡派遣林果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抢抓林果管理的有利时机,确保3万亩核桃“村不漏户、户不漏树”精细化管理;组织农户深度参与全流程管护,彻底告别过去“散管、乱管、不管”的粗放模式。同时,依托喀什地区联动山东、新疆等科研院所开展的林果技术实训体系,当地村民从“凭经验摸索”转向“按标准操作”。如今,一批掌握绿色防控、水肥调控等核心技术的“土专家”正活跃在田间,推动管护水平跨越式提升,亩产显著提高,较传统种植增效超30%。


  波斯喀木乡核桃管护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是喀什地区林果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多年来,该地区以“高标准、高质量、全覆盖”为准则,将核桃秋冬季管理列为产业提质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专家团队+技术员+农户”三级培训网络,推广标准化生产体系,并借力区域性综合交易市场、跨境电商销售平台,加速将“核桃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经济优势”。


  在喀什地区叶城县,农民家家种有核桃树,人均拥有核桃树1.5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核桃的收入占30%,全县超过35万人围绕核桃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包装、市场、电商等领域增收致富。


  目前,该县已培育扶持核桃生产加工企业14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家;拥有核桃农民合作社415家、核桃种植大户1670余户,辐射带动农户增收,形成了“县有龙头、乡有基地、村有合作社、辐射带动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构建了“一产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模式。该县持续推动企业核桃机械加工一体化建设,现有各类核桃加工设备1045台、加工生产线33条,已实现脱青皮、水洗、烘干、分选、剥壳脱衣等初加工环节的标准化生产。


  喀什地区以科技赋能核桃产业,推动产业提档升级。该地区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深化科技协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联动,创新设立喀什地区昆仑鲜果产业研究院、营养健康食品创新产业研究院及叶城核桃产业研究院。聚焦品种优选、栽培技术、产品研发与健康营养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为核桃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在市场拓展方面,喀什地区已建成1座年交易量逾10万吨的区域性核桃综合交易市场,并充分发挥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和政策叠加优势,核桃产品年出口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国超1.6万吨。在援喀四省市的鼎力支持下,喀什地区已搭建起“大仓东移”“疆品南下粤品北上”“沪喀优品”“一盒子喀什”等多元化销售平台,年销售核桃4万吨。此外,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扶持下,已有30余户商家携120余款商品入驻“832平台”,加速喀什核桃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陈文军)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