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味道不再遥远,牛肉拉面迈入预包装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7-22





  从甘肃兰州街头的“热气腾腾”到跨越山海的预包装速食,这碗承载着兰州人记忆的牛肉拉面,近年来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关于发展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带动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创新与多元渠道布局,突破“现拉现吃”的时空束缚,以预包装食品的形式逐渐走向全国,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兰州风味。


  打破限制,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近年来,兰州市高度重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的发展,曾经只能“现拉现吃”的兰州牛肉拉面,如今正从黄河岸边走上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


  去年,甘肃省十部门印发的《关于发展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带动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提到,支持发展预包装产业。支持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生产企业项目建设工作。实施兰州牛肉拉面预包装食品生产许可,加大产品检测技术帮扶。推动牛肉拉面预包装产品进超市、便利店、高铁站、机场、学校、单位食堂等场所,拓宽销售渠道。支持牛肉拉面生产加工企业与高校、协会、科研院所合作,围绕脱水蔬菜、汤料技术、面体加工、自动化技术、新产品开发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创新,鼓励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在科研项目、人才计划等给予倾斜支持。兰州市出台的《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指出,到2026年底,力争兰州牛肉拉面预包装企业累计达到50家以上,规上企业(限上)累计达到1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100亿元以上,带动全产业链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


  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对兰州牛肉拉面这一特色产业的精准培育与长远布局。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市场驱动,让这碗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拉面突破传统经营边界,在标准化、品牌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行。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兰州牛肉拉面海内外门店新增1092家,实现营收约165亿元。新增预包装全产业链企业9家,总数达到66家,实现产值约15亿元,带动全产业链营收约50亿元。


  在产品设计上,部分企业推出桶装速泡和袋装速煮两大系列,既能满足线下零售场景需求,也能适应消费者即时食用、居家烹饪等多元场景,让各地食客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


  在销售渠道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线上线下全域化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产品销售渠道网络,每年在渠道端的费用投入接近千万元。”甘肃陇萃堂营养保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王小伟介绍。“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一碗面的千年之旅’牛肉面直播系列,这款预包装的牛肉面产品还原率可达到90%以上。”甘肃某电商基地的直播间里,主播举着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产品,数字监控电子屏上不断跳动的订单数字提示音“叮咚”作响。


  在兰州科盛食品有限公司直播间,从上午10点到深夜12点,主播们分两班轮番上阵,将一碗碗袋装兰州牛肉拉面销往全国各地。“我们目前以线上销售为主,日均销售额稳定在6万元左右。”该公司经理刘先柏说。目前,公司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销往美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线上复购率保持在35%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预包装兰州牛肉面在线上的崛起,是互联网时代消费场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它打破了地域与时间限制,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特色美食的追求。企业通过线上营销拓展市场,既能降低运营成本,又能精准触达目标客户,这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科技赋能,让牛肉拉面破界突围


  近年来,兰州牛肉拉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升级。“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科技驱动的新阶段,传统的人工制作和小规模经营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五犟牛肉拉面负责人石岩表示,随着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牛肉拉面产业迫切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解决原材料保鲜、口感标准化等难题。他表示:“智能化生产、数据分析、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将是我们未来的重要突破口。”


  如何将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是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能否突破瓶颈的关键。陇萃堂研究院院长姜交龙认为,用数据参数守住“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灵魂,才能确保兰州牛肉拉面的品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


  在众富(兰州)牛肉拉面股份有限公司超级工厂建设基地,负责人史海云介绍:“两条核心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全品类面条线日产达120吨,预包装生产线日产能突破30万份。”与传统作坊式生产不同,这里将实现从和面、醒发到切割、包装的全流程智能化控制。据了解,工厂通过中央厨房统一生产标准化食材,由冷链物流直供终端门店,机械臂将替代人工完成煮面、配料等环节。“每一碗面的温度、咸度、辣度都将精准复刻,让兰州味道跨越千里不走样。”史海云说。


  除了工业化生产,项目创新性地打造了900平方米兰州牛肉拉面文化历史馆。“我们用数字化沙盘呈现黄河沿岸小麦种植带,通过全息影像还原百年老汤熬制工艺。”史海云介绍,展馆不仅陈列着从汉代面食陶俑到现代连锁发展的历史脉络,更设有互动体验区,游客可参与从揉面到拉制的全过程。这座文化地标将与永登吐鲁沟、鲁土司衙门等景点串联,形成“工业旅游+文化遗产”的特色线路。


  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迈向标准化、规模化的核心动力,众多企业纷纷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以兰州新区益海嘉里(兰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已经突破了传统面饼的常温保存技术,使面饼的保质期达到了1年,这一技术创新将大大增强兰州牛肉拉面的市场竞争力,为“百城万店”计划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兰州尕兰郎食品有限公司在面条配菜的脱水工艺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与兰州大学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脱水萝卜工艺,能够保留92%的脆度,为牛肉拉面的配菜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五犟牛肉拉面通过引入智能数字化食品中央工厂,精确调整汤底和花椒的比例,优化区域性配方,这样不仅提升了口味的稳定性,也减少了资源浪费。


  据悉,2024年,兰州牛肉拉面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产能升级,组织实施科技支撑项目及人才创新创业项目35项,推动“兰州牛肉拉面数智化平台”建设,全市新培育预包装牛肉拉面规模以上企业2户,拨付奖励资金22万元。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兰州牛肉拉面早已超越简单的美食范畴,成为城市文化的生动符号。正如甘肃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马玉田所说:“一碗兰州牛肉拉面历经岁月沉淀,成为兰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着城市变迁,以独特的风味,承载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