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方五省区电量同比增长7.5% 用电量和增速双双创近三年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26





  近日,从南方电网获悉,2024年,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170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用电量增速较全国高0.7个百分点,用电量和增速双双创近三年新高,体现五省区总体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折射出五省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充换电服务业需求维持高增态势


  分产业看,2024年,南方五省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分别增长5.2%、7.2%、8.9%、7.1%。其中,南方五省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2024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较2023年提升0.7个百分点。


  制造业用电量加快增长,反映实体经济支撑作用凸显。2024年南方五省区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7.6%,对总体用电增长贡献率达到47.8%,贡献率较2023年提升9.5个百分点。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势良好,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显现。2024年,南方五省区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达12.2%,高于高载能行业6.8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行业用电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与新能源相关的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4.8%、50.9%,产业高端化、绿色化趋势明显。


  服务业,一头连着制造生产端,一头连着市场消费端。从用电数据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增长,直接带动了充换电服务业的高速发展,2024年,南方五省区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5.9%。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也带动南方五省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8.4%。


  2024年,南方五省区“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5.9%,对五省区用电增长贡献率为7.4%。从单月看,12月该行业用电量增速达33.4%,已连续23个月均保持25%以上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而钢铁、采矿、水泥等高能耗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反映我国正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并持续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这种转型效应也将支撑经济持续向好。


  广东用电规模全国第一,云南用电增速领跑五省区


  分省区看,2024年,广东以9121亿千瓦时的用电规模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7.3%。云南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9%,增速领跑五省区。


  在第一经济大省广东,深圳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200亿千瓦时,广州、东莞全社会用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制造业大市电力消费平稳增长,是企业生产活动有序开展的缩影。其中,2024年,深圳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1.6%;广州新领域用电快速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3.5%。


  2024年,广西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拉动“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9%,高于南方五省区“三新”行业用电量8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具有新质生产力属性的行业用电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37%、15%、13%,呈现出全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向好态势。


  在云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直接带动消费额超330亿元,这一政策不仅有力地刺激了消费市场的繁荣,拉动消费类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达 22.7%,增速领先其他四省区10个百分点之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2.8%、49.1%,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69.6%。


  贵州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引领带动作用,2024年,协同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实现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32.6%。此外作为矿产资源大省,贵州大力推进“富矿精开”,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速20.9%。在“福泉-瓮安”千亿级磷化工产业集群,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和化工业发展势头迅猛,相关行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38%和28.2%。


  海南2024年旅游经济高开稳走,预计全年接待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电力数据看出海南文旅交出精彩答卷,2024年,海南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商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用电量同比增长19.4%、16.5%,均领跑南方五省区。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电力规划中心分析,随着经济总体逐步复苏向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预计2025年南方五省区将催生更加多元、高质的电力需求增长点,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延续良好增长态势,增速将保持在6%以上。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