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科创惠民生护生态 “江苏担当”助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12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第五,南京集群排第九,首次跻身前十……12月4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长三角晒出最新成绩单,其中有诸多与江苏贡献、江苏担当相关内容。


  科创范越来越足


  最新数据显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46441台(套),全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4辆来自长三角地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业创新协同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江苏实体经济发达、产业基础厚实,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方面,江苏不断发力。目前,江苏已牵头组建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有序推进实施第二批28个联合攻关项目。


  据介绍,江苏充分发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4个产业链发展联盟作用,围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需求,有序推进实施第二批28个联合攻关项目,并大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累计培育形成209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92家领军企业和47家“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典型。


  在着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江苏深入落实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江苏有1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序列,占长三角比重一半以上、占全国比重超五分之一,首批15家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民生事善作善成


  6月15日,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正式开通,更多长三角游客实现“说走就走”。11月23日,沪苏湖高铁开始试运行,预计本月底开通。


  放眼长三角大地,一大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现场一片火热。长三角越走越近,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经南京至上海段、通苏嘉甬高铁、宁淮城际铁路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建设持续推进,无锡硕放、常州奔牛机场改扩建工程有序实施,太仓港、连云港港与上海港合作不断深化,江苏省港口集团与浙江省海港集团股权合作进展顺利。


  助力推动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江苏正在协同建立长三角跨省(市)轨道交通项目互联互通推进专班。据了解,目前已明确18个省际铁路项目计划安排,选择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与上海市嘉闵线等开展不同轨道交通系统贯通运营和一体化运输服务试点示范,环沪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组建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前几年,对于家住徐州却要每周去上海看病的陈妮来说,一直很不方便,需要到医保部门进行异地人工报销,不仅周期长,还要来回奔波。但如今,她的烦恼已烟消云散。


  截至今年10月底,江苏省已开通长三角地区直接结算医药机构4551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585家,群众跨省就医、购药更加便捷,长三角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范围也在持续拓展,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种跨省直接结算。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凌鸣介绍,江苏省加快实施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医保跨省结算提质扩面、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等社会关注的10件长三角实事项目,17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


  生态圈宜居宜业


  绿色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既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保障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的长三角,生态底色更加鲜亮。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曲江南小调,唱出了太湖波光粼粼、风光旖旎的柔美风情,也是长三角多年来生态治理成果的颂歌。凌鸣介绍,江苏省持续实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百项任务,太湖连续17年实现“两个确保”,开展苏皖跨界河湖联合执法,长江干流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


  生态环境质量是区域竞争力、营商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长三角地区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并建立长三角空气质量联合会商、预测预报、污染联合应对机制,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较去年继续提高。


  今年6月, 在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四次工作会议上,首批长三角跨区域排污权交易签约,在污染治理上,江苏省制定危险货物电子运单等数据共享方案,开展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跨省界非法转移倾倒专项执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取得积极成效。生态合作机制逐步建立,与安徽在长江干流和滁河流域建立横向补偿机制,联合试点建设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成功推动吴江与嘉善的企业完成交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江苏正携手推动长三角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壮大,制定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方案,联合举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更好满足群众文体生活需求。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会场活动上,江苏省推出“江南水乡·斗米尺布”等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