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五个方面规划举措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06





  日前,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为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有哪些措施?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主持工作)李枫介绍,《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对京津冀世界一流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作出了总体安排,推动将京津冀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规划》围绕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支持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配置资源,专门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章节,主要从五个方面提出规划举措。


  在城市功能上,充分发挥天津特点优势,唱好京津“双城记”。立足天津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强化与北京的功能互补,加强京津雄空间联动,加快重点功能承接平台提质增效,全力承接和发展更多符合天津市功能定位的非首都功能,支撑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发挥天津国际物流枢纽优势条件,促进商、文、旅、展融合发展,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在产业布局上,推动京津冀相向发力,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增长引擎。沿京津发展轴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空间,建设京津科技创新走廊,推动沿线科技园区、功能区、产业平台统筹联动、辐射带动,形成创新型产业集聚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廊道。加强与北京科技教育和研发等方面合作,突出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在交通和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上,促进区域设施联动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立足天津海陆交汇优势,贯通面向内陆地区的交通通道,推动物流产业链向内陆延伸,提升交通运输能级,协同北京、天津共建国家铁路枢纽、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发挥天津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海上门户枢纽作用,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网络体系建设,大力拓展陆海双向国际运输通道,提升京津冀对外开放水平。承接北京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快推动京津冀地区在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在安全保障上,突出重点领域合作,促进区域安全共保共守。整体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共同保护与治理潮白新河、北运河—南运河、永定河—永定新河、大清河—独流减河等4条生态河流;严格保护七里海、北大港、团泊、大黄堡4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建立区域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和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统筹子牙河、南运河、永定河、潮白新河、蓟运河等流域防洪工程建设,优化蓄滞洪区布局,统筹减灾防灾救灾设施配置,共同维护海河流域安全。


  在空间治理上,加强重点跨区跨界地区协同,提升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能力。对通州—武清—廊坊地区、通州—宝坻—唐山地区、静海—沧州—廊坊地区、宁河—唐山地区、平谷—蓟州—三河兴隆地区5个重点跨界地区从生态、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空间等方面提出空间统筹重点,并形成差异化空间协同治理指引。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阶段,随着《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陈璠)


  转自:天津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