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起收进入倒计时。近几日,阜新市彰武县先达万和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管理员张雷带领工人正忙着检修各种机器设备,为接下来收割2万亩玉米做最后准备。因为参与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他们预估今年亩产有望再次突破2000斤,“关键是抓好了密植和精准施水肥技术集成的应用。”张雷说。
农业增产,离不开科技支撑。我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应用工作,统筹职能部门、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资源,持续通过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等手段,积极探索科技助农新思路和新路径,为扛稳“米袋子”、丰富“菜篮子”夯实了基础。
据介绍,我省农业科技平台、人才有一定优势和基础,目前全省有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162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84个。有丰富的农业领域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为农业科技创新夯实了人才根基。围绕东北黑土保护利用中的“薄”“瘦”“硬”和“秸秆难直接还田”等问题,创建了适宜北方多种土壤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北方多种典型土壤耕作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在实施科技支撑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上,我省已建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44个,今年新建成国家级基地4个;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1637个;推介发布年度农业主导品种114个、主推技术108项;示范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25项;培训基层农技人员844人。围绕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我省启动设施蔬菜、大豆、高粱、生猪、肉鸡等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辽宁创新团队建设,重点开展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病虫害防控等全产业链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做好种质资源保护的同时,加大了种业创新攻关力度,自2021年以来先后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1131个,其中辽丹黑猪新品种、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中间球海胆“丰宝1号”通过国家审定;北粳1705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新超级稻品种;辽粳419、辽宁绒山羊、中华绒螯蟹“光合1号”等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农业主导品种;国家甜樱桃育种联合攻关项目进展良好;投资1000万元建设省作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同时,加强了种业企业培育和种子基地建设。
目前,我省农业生产方式正加快向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绿色化、专业化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我省初步构建起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科研院校等社会化服务力量和以新型经营主体、科技服务企业等市场化服务力量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记者 胡海林)
转自:辽宁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