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暑气渐消。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农田里高粱挺立,农民载歌载舞喜迎丰收。会场内,庆丰收一片欢腾;会场外,忙丰收满心欢喜。行走于江淮大地,记者看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科技赋能生产,龙头企业牵引产业链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引擎更强、根基更稳、硕果更丰。
喜看稻菽千重浪。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六镇镇郑桥村,正在灌浆的麦茬稻随风摇曳。一旁的农田里,部分早稻已经收获。种粮大户张学锋说,一周前,他把早熟的稻子收了,尽管气象条件不佳,但亩产还达到1100斤,这离不开单产提升技术的集成应用。
“去年尝试使用了侧深施肥,发现每亩地不仅用肥量少了二三十斤,还因肥料直接埋入了秧苗基部,肥料利用率得到提升。今年我的1200亩稻田沿用了这项技术。”张学锋说。
致力于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安徽全力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副局长曹高飞说,针对耕地、种子、化肥、农药进行全要素精准施策,对耕种管收等全环节精耕细作,该省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天气条件虽整体复杂,安徽秋粮总产仍有望较去年略增。
“20号一天采了2万多斤猕猴桃,今年预计整体产量超40万斤,是个丰收年!”在大别山区的安庆市岳西县古坊乡古坊村,种植猕猴桃10余年的徐志鹏说,2021年以来他种植的猕猴桃产量“蹭蹭涨”,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力量的加持让发展引擎更强。
安徽省农科院岳西特色农业研究所所长齐永杰说,3年前团队在徐志鹏的基地开展试验。针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痛点,他们选育优质抗病品种、采取避雨设施栽培等新技术模式,提高优质果率和生产效益。据了解,目前古坊乡共有200余户农户种植猕猴桃,亩均产量较之前提升约3倍,亩均效益达4万元。
科技进入乡野,正不断赋能农业生产。巡检机器人对高架栽培草莓开展长势评估,多光谱无人机采集的作物生长数据经过智能分析可以为精确喷施肥料提供数据支撑……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安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6.5%。
此次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所在的蚌埠市固镇县是畜牧大县。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地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联合体,畜禽品种全产业链不断完善,畜禽养殖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21日凌晨两点,固镇县新马桥镇的立业养殖农场灯火通明。养殖一月有余的肉鸡正由工人装车,准备发往固镇经济开发区的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禽类养殖最怕疫病,4栋鸡舍11.7万只鸡安全出栏,我悬着的心放下了,丰收节有‘丰收’!”立业养殖农场负责人胡鉴笑道。
当日下午,记者在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鲜食工厂看到,生产线上腌制好的鸡块正被工人们分拣、称重、贴标签,准备经冷链发往长三角的商超和分销商。“80%的鲜食都是当天屠宰当天发货,充分满足市场对新鲜健康食材的需求。”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鲜食工厂厂长袁凯说。
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记者了解到,安徽上半年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6631亿元,同比增长10%。全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达12174元。(记者 水金辰)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