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岁稔年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江苏省人多地少,靠扩大面积增产潜力十分有限,提高单产成为增强粮食综合产能的主攻方向。广袤的江苏大地上,良种、良田、良机、良法紧密融合,农业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打下扎实基础。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田间地头、科研院所,解锁江苏的粮田里藏着怎样的丰收“密码”。
育良种:激活“芯”动力,育种走上快车道
金秋九月,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向阳4组,阡陌交错的稻田,一株株稻谷连成黄绿相间的海洋,风吹稻浪,丰收在望。
“这200亩地种植的是‘金香玉1号’,该品种是我们运用分子育种方法,发掘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经连续多代定向选择而育成的。它集合了水稻众多优良特性,具有优质高产、节肥抗倒等特点,适合大面积种植推广。‘金香玉1号’被全国农技中心评为2024年度超级稻品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爱宏指着稻穗向记者介绍,眼下,公道镇种植的“金香玉1号”正处于灌浆期,稻苗清秀挺拔、穗层整齐、穗大粒多,预计亩产能达750公斤以上。
作为农业“芯片”,小小种子连着国之大者。南京有一个专门研究“农业芯片”的实验室——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金香玉1号”正是该实验室推广应用的品种之一。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由南京市政府联合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四方共建,集结了我省最强生物育种领域科研力量。
“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以‘强基础理论、强核心技术、强粮食增产’为目标,围绕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重大品种创制,为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提供创新平台支撑,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说。
“现在借助遗传学方法,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核心的分子育种,筛选出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选择辅助育种工作。”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杨杰表示,这种方法能够加快基因遗传改良、缩短育种周期、降低育种成本。过去一个优良品种的培育往往需花费约10年时间,现在通过分子育种可以缩短至5年左右,大大提高了精准育种的效率。
成立一年多来,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瞄准种业重大技术攻关启动一批科研项目——通过分子标记聚合育种选育的“扬麦33”等中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已在江苏大面积推广应用;利用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聚合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如宁香粳9号、南粳5718、金香玉1号、南粳88等开始推广,这些品种既保留了香软优良食味特征,也提升了稻瘟病抗性水平,为江苏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品种基础;江苏第一个抗褐飞虱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W097即将完成品种区域试验,预计明后年可以进入市场。
“接下来,钟山实验室需要加快智能设计育种技术的研发应用。”易中懿表示,要加快作物表型实时分析云平台和育种大数据管理与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融合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构建精准高效定向育种技术体系,大幅提升育种效率,建成辐射全国的种源创新中心。
建良田:“粮田”变“良田”,粮食增产农户增收
驾车从镇江市金润大道向南驶入港中路,道路两侧的稻田里,稻穗将稻秆轻轻压弯。“金润大道南侧这片农田都是我们农场承包的,一共有9720亩,全部为高标准农田。”镇江经开区丁岗荣禾家庭农场负责人谢涛说,今年主要种的是扬粳糯2号,预计10月底开始收割,亩产1200斤至1300斤。
这样的产量,曾经是无法想象的。“2012年刚起步时,这里道路都是泥巴地,农机进出不方便,沟渠高低不平,水源供给也不流畅。”谢涛回忆说,那时候亩产只有900斤到1000斤。
2017年,镇江经开区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谢涛的农场迎来大变样:道路硬化成水泥路面,插秧机、收割机可以驶入每一个成片田块;沟渠重新规划改造为水泥沟渠,配合翻新的泵站,农田用水有了保障。“一季小麦、一季水稻,一年下来亩均纯收入300元到500元。”谢涛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不只是亩产增加,还有亩均成本的降低。“这个30余亩的田块,原来是5个小田块,中间都是小沟渠,我们农场接手后将其整平为一个大的田块,并借助当地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完成道路硬化、沟渠修建等一系列改造。”超群农场负责人夏超群站在田埂上算了一笔账:小田块收割,一亩地人工成本70元,而大田块收割,一亩地人工成本只有40元到50元,综合播种到收割整个流程,高标准农田每亩成本下降超过100元。
2016年,夏超群的父亲夏振华在镇江经开区大路镇承包850亩土地,2019年承包面积增加到1200余亩,到今年承包面积达1400亩。“增加的土地,很多都是由零碎小田地、冬闲田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的高产田。”夏超群笑着说,以前巡田都要穿胶鞋,现在穿着皮鞋都能巡遍农场所有田块。
种田的便利性,在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加凸显。走进该公司,记者看到,一楼大厅西侧的大屏幕上,农田数字化管理系统、田间视频系统、田间气象服务系统、农机物联网远程管理系统等多个子模块整齐排列。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里,点击鼠标,既可查看田间情况,也可检测土壤肥力、虫害情况。“我们在手机上也可随时进行操作。”该公司董事长助理张弋堃说。
2018年,润果农业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开启“大田数字农业建设”,进行农场智能化、信息化板块建设。2021年,公司通过农业农村部大田数字农业项目专家组验收。实现数字农业后,润果农业劳动力用工减少3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个百分点,肥料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亩产提升9%,亩均效益增加28%。
创新,不仅体现在农田建设技术上,更体现在机制上。“近年来我们投入约1.75亿元实施15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永久基本农田内高标准农田建成率达83%。”镇江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葛欣鹏说,为了解决建后管护难题,该区在全省率先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结余资金和专项补助购买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保险,并通过第三方保险公司建立日常巡查制度,第一时间对损坏的田间道路、沟渠、泵站等进行维修。
推良法:走生态之路,持续算好增收账
秋分时节,泗阳县卢集镇南大滩村种粮大户于家龙的800亩稻田飘着丝丝稻香。走近田埂细瞧,一株株水稻结满稻穗、低垂着头,收获近在眼前。
54岁的于家龙,是泗阳县人大代表,曾获评宿迁市劳动模范,农场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他采取稻麦两季轮作,生产的“谷涵运”大米供不应求。近10年,随着种植水平与技术提升,这片田产量显著提升。“2014年时水稻亩产1100多斤,目前机插水稻亩产1200斤,手工栽插水稻1400斤至1500斤,小麦亩产约930斤。”于家龙说。
跟随于家龙绕田一周发现,田埂上安装了不少“灯”。这些灯杆高约2.5米,顶端是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下边垂直悬挂着诱虫灯管,灯管四周密布着高压钢丝,再下方是圆柱形装虫桶。到了夜晚,这些灯会发出耀眼的亮光,成千上万只扑向灯管的飞蛾,迅即被高压钢丝电击触杀。起初每盏灯每晚能逮到几万只虫子,现在虫子减少了,但植保作用不可小觑。“这些灯不仅节省了治虫费用,还能从源头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种植写在论文上要有许多数据支撑,但在于家龙的田里,他将其简化为“加法算式”——秸秆还田+有机肥+生物农药+太阳能杀虫灯,并用心实践。就拿秸秆来说,当秸秆还被看作负担时,于家龙就已学会用机器把秸秆科学翻入土中。他介绍,如果还田得当,一亩稻麦秸秆相当于4包碳铵、2包磷肥、24公斤钾肥的营养,可节省肥料支出约260元。再配合使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酸碱度平衡、养分结构合理化,稻麦抗病能力也明显增强,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在实践中探索与成长,既离不开勤学,也少不了好问。这些年来,于家龙经常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范辉、屠洪江等技术专家现场指导,当前生产上遇到的一般性技术问题,他自己都能解决,还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土专家”,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900多亩次的集成技术服务。
“生态种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长出来的粮食品质好,价格卖得高。我们需要走生态种植之路,为国家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粮。”于家龙说。
用良机:迭代更新,串起粮食全产业链
9月17日,中秋节,射阳县艳阳高照。兴桥镇万隆村丁亮家庭农场负责人丁亮却无心休息,他正忙着带领工人建设新的育秧工厂,还刚订了2台300马力的雷沃拖拉机。
走进丁亮家庭农场的仓库,两条烘干流水线在左手边一字排开,右手边则是插秧机、旋耕机、植保机,以及去年新购置的十几台超强重载智能化拖拉机依次排列。“这些新装备动力强劲、操作方便,车身重量、底盘强度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是适应深松、深耕等重载作业的不二之选。”丁亮自豪地介绍。
丁亮从2005年开始种田,从承包200亩土地开始,发展到目前的2.7万亩,主要为稻麦两季轮作,分布在射阳、建湖等多个县区。近20年农场扩大的过程,也是丁亮逐渐接触农业机械化的过程。
丁亮回忆,2005年时,种地以人力为主、拖拉机为辅,拖拉机马力也很小,完全不具备规模种植条件。让他决心投身农机行业的转折点在2018年。“那年11月上旬兴桥镇下雨,之后雾霾持续到12月中旬,其间不便于播种。小麦喜干,我们11月7日把地整出来,需要在下雨前播完种。被为我们服务的拖拉机耽搁了,没能在下雨前播完,导致第二年亩产只有六七百斤,减产一半,损失约400万元。”丁亮说,2019年,他决定自己投资购置农业机械。
拖拉机、植保机、旋耕机、播种机……丁亮循着种植工序需求,购置雷沃、东方红等各类知名新式农业机械,同时不断迭代更新。
“提高粮食单产,装备占三成、田间栽培措施三成、管理两成、农药两成。可以说,单产提升与农业机械息息相关。”丁亮说,目前所有农机加起来原价超1200万元。有了更高效精良的机械,农场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且应急能力大大改善。比如,现在24小时可以平整1200亩地,但以前通常需要5台拖拉机干上5天。同时,粮食单产也在提升。比如2005年时,小麦亩产仅有800斤、水稻1100斤,目前两种作物都提升至1250斤左右。
这些年来,丁亮不仅通过机械化提升单产,还通过完善仓储、加工、育秧等流程,打造粮食全产业链。“这两条烘干流水线是今年刚上的项目,一天吞吐量是2000亩地的稻麦。”丁亮说,有了完备的农机保障,他还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去年服务达7万亩次。
转自: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