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贵州加快“六大产业基地”建设,2023年“六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初见成效。
据介绍,贵州大力推进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贵州明确了“3533”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形成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能源3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酱香白酒、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3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
据了解,贵州坚持“项目为王”,优化市县两级工业主导产业布局,明确了工业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图谱和在建项目、在谈项目、拟招企业清单“一图三清单”,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和建设,夯实“六大产业基地”发展基础。强力实施“富矿精开”,聚焦优势矿种大力发展一体化精深加工项目,统筹推动煤、磷、铝、锰等产业延伸拓展、耦合发展,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优势,布局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等重大工程,推动航空航天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在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方面,深入推进“富矿精开”战略,明确资源精深加工产业“1+3+5”发展格局,成功引进青山、华友、华峰共同投资的织金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以及江山、美锦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了煤化工与磷化工耦合发展。
在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方面,布局“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发展,依托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础,启动“电动贵州”建设,推动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
在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方面,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智算中心落地,贵州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6.8,进入全国第二梯队;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6.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7.2%;建成电子、能源、白酒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字动能在工业领域加速释放。
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方面,持续推动白酒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打造赤水河流域核心产区,“中国酱香 赤水河谷”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贵州白酒以全国6.8%的产量创造了37.3%的利润,世界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进一步巩固。
在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方面,通过规模化、智能化提高煤炭生产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建设水、火、风、光、储电力供应体系,电力装机容量达8828.6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过56%,积极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周边省份送电,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方面,规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加强与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央企合作,继2023年中国商飞客户大会在贵阳召开后,2024中国商飞-贵州大飞机产业培育会又在安顺举办,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产品取得突破,长征火箭、神舟飞船、C919等“国之重器”都有贵州制造贡献。同时,大力发展辣椒、茶叶、刺梨等生态产业,推动医药、轻纺等产业转型发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据悉,贵州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成功举办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加大签约项目的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确保转移项目“接得稳、留得住、长得好”,加快推动“六大产业基地”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助企纾困解难,持续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与“六大产业基地”密切相关的重点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基础材料产业同比增长23.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46.7%、现代能源产业同比增长4.9%、酱香白酒产业同比增长11.1%、电子产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2.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5.9%。(记者 谢忠义)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