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培优提能” 新兴工业大省“大步进位”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05





  身为生态建设“优等生”的江西,从不掩饰自己对于“制造业强省”的深度渴望。好山好水好生态,强企强链强工业,“生态与经济齐飞,碧水共蓝天一色”,这才是江西内心深处的理想画卷。


  攀“高”向“新”使命在肩,倔强的江西拒绝自我设限,不断自我加压,举全省之力主攻工业、强攻产业,实现了“农”“工”产业移形换位,跻身新兴工业大省行列,悄然打破了人们对于江西的刻板印象。


  栉风沐雨、笃行不怠,江西向上跃升的步伐仍在加速推进。6月1日,作为江西首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综合性法规的《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为江西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条例》不设章节,全文只有二十六条,切口小、内容精、形式灵活,力求贴近江西实际,聚焦资源要素,避免“摊大饼”。务实的江西接续立在了新兴工业大省提速进位、提能升级的全新节点上。


  “涅槃重生”与“茁壮成长”


  产业结构优化组合,推动江西工业行稳致远。


  常有人说,江西的工业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是得益于“物华天宝”,江西坐拥铜、钨、铀、钽、重稀土、金和银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谓工业“压舱石”。二是受益于“产业转移”,江西承接了东部地区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可谓工业“新引擎”。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推动江西工业行稳致远。


  “没有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和新兴产业的茁壮成长,就没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江西省省长叶建春明确表示,江西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促进有色、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谋划布局低空经济、核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改变资源型企业和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端制造业不足的现状,江西在很多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率先在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2022年,江西电子信息产业营收首次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首个万亿级产业,产业规模跃居全国第4。据悉,目前全省16家产值超百亿元的电子信息企业中,有15家是近年引进来的企业。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驰半导体”)是通过2017年江西省重特大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南昌高新区的,目前已具备GaN材料蓝绿光和GaAs材料红黄光全色系LED芯片产业布局,产能规模达110万片/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180余项,在2022年国家小巨人创新50强中排名第五。在全球LED产业承压的大环境下,公司连续3年在中国大陆LED芯片利润率排名中位列第一。


  公司总裁办经理王蓉介绍说,通过整合,公司打通了从上游蓝宝石平片技术、图形化衬底到外延、芯片制造技术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独有的内部产业链协同优势。同时,公司还牵头成立了江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协会、江西省发光材料科技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上下游10多家企业落户当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


  与兆驰半导体同年落户的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华勤”),总部位于上海。成立之初,总部仅仅把生产制造部门设置在南昌,研发团队并不在此地。在南昌高新区的大力培育和扶持下,总部逐步将人才、研发转移过来,并积极推动智能化工厂项目建设落地。目前,该工厂已建成41条SMT生产线、23条测试线、134条组包装线。2023年,公司在南昌市地区出货量达1.6亿台,营业收入突破520亿元。南昌华勤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华勤落户以来,在赣合作供应商从10家增长到118家,每年带动省内配套采购规模超350亿元。


  如果说电子信息产业的异军突起令内陆省份江西实现了惊鸿一跃,那么传统产业的焕新升级,则为江西工业的蓄势腾飞打开了另一扇窗。


  景德镇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景陶集团”)是景德镇陶瓷行业龙头企业,具有年生产高档日用瓷、陈设瓷、艺术瓷3000万件(套)能力,是国内唯一一家集陶瓷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品牌推广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陶瓷制造企业。集团生产的“红叶”牌日用陶瓷是迄今国内日用陶瓷唯一大规模跻身国宴国礼用瓷等重要场所的中国名牌产品。传承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守正创新,国瓷“红叶”被誉为“现代官窑”。


  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要以新的精神面貌、新的方式做强做大中国工业,其中必然包含我们所说的传统产业。基于此,景陶集团在积极传承匠人精神的同时,积极推进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我们引入了德国全进口自动施釉机,能够一次性完成素坯内外上釉,从而避免了手工施釉存在的上釉缺陷,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据景陶集团副总经理吴爱云介绍,“红叶”陶瓷生产车间施釉过程已经实现全自动化,可达1000件/小时,与传统手工施釉相比,产能提升了2倍。


  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做优做全产业链条,为江西的新型工业化持续注入澎湃动力。2023年,江西工业增加值达1.1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3%左右、居全国前列。全省有万亿产业1个、千亿产业14个。其中,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分别接近8000亿元和7000亿元,正加速向万亿产业迈进。2024年1至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列全国第8位;实现营业收入12360.5亿元,增长率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


  从“关键变量”到“最大增量”


  江西以科技创新持续不断为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细细研读《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虽条条精炼,但多处提及创新发展,信息量极大。江西以科技创新持续不断为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决心,立眼可见。


  “从高质量成果来看,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半导体发光器件、高温超导加热装置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全球最大、国内首艘万吨级远洋通信海缆铺设船在江西下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逐梦科技,切实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助力江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江西省科技厅厅长宋德雄在今年5月16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宋德雄所提及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由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昌飞”)和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共同研制,于2023年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公司副总经理谢晓文对记者表示,昌飞始建于1969年,具备研制和批量生产多品种、多系列、多型号直升机和航空产品零部件的能力,是中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也是江西航空产业的“链主”企业之一。


  紧跟时代步伐,昌飞在大力建设智能工厂的同时,潜心研究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集聚力量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在智能制造、动部件加工、复合材料桨叶研制等方面实现多项原创技术突破,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与此同时,昌飞积极与国内外知名航空企业开展合作,其数字化集成制造、复合材料加工、直升机动部件生产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同样位于景德镇的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直”),一直秉承“让直升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愿景。“我们自主研制的'小朱雀'(JH-2)直升机,是我国《轻型运动直升机技术标准》颁布以来首款按照该标准取证的直升机。”江直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款直升机填补了目前国产750千克以下直升机适航审定的空白,打破了国内以前载重量两吨以下直升机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民可信”)则是突破创新界限的另一个样本。


  自1999年创立至今,济民可信通过产品、技术与服务的不断升级和创新,业务已涵盖医药健康、清洁能源、绿色矿产开发及产业投资等领域,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十,并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2018年,济民可信开启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新战略,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同年5月,济民可信研发中心在上海张江成立,建立起上海、南京、美国新泽西一体化的国际化医药研发机构,倾力打造由全球顶尖科学家组建的医药研发团队,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药物研发中心。


  “当前,济民可信已在肾病、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疼痛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产品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实现多项创新药物知识产权的海外权益转让。”济民可信品牌公关总监周明坦言,“创新引领未来”一直是济民可信秉持的战略方针。以上海为核心,济民可信建立了全球研发中心,并聚集了一支由全球优秀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成为整个研发体系的重要支持力量。在技术方面,公司掌握了一大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并逐步搭建了一系列小分子创新、大分子创新和改良创新药物的技术平台。


  金水宝胶囊、黄氏响声丸、康莱特……济民可信在生物及化学新药创新领域不断发力的同时,依然将“振兴中药”作为其存在的核心价值。作为创新中药的代表企业,济民可信还积极承接国家级中药标准化科技攻关项目,为全国中药产业做大做强作出了突出贡献。


  围绕创新发展,江西持续提升精深化的工业能力,凸显发展优势、创新发展动能、优化发展生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全省累计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85家,形成包括企业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较为完整的创新平台体系。2023年,全省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6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


  从“意难平”到“行自远”


  今天的江西奔走在新型工业化大道上。


  被调侃为“阿卡林”的江西,一度“意难平”。但随着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当初的“意难平”似乎日渐淡去。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瞿小华表示,江西是工业化建设的“开山之地”,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柴油轮式拖拉机、第一辆军用边三轮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等都在江西诞生。


  当前,江西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8万家。他认为,今天的江西奔走在新型工业化大道上,正在深入实施“1269”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转数改网联,全力打好产业升级“攻坚战”、动能转换“突围战”、主体培育“提升战”。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上饶的表现可圈可点。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上饶位列江西省第1,在中部地区80个城市排名第6。2018年至2023年,上饶连续6年获评江西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设区市。去年,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5620亿元,历史性跃升至全省第二,实现了“四年进四位”。可以说,打造特色鲜明的制造强市已经成为上饶发展的关键词。


  上饶市常务副市长饶清华表示,近年来,上饶市以“建设制造强市”为总目标,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以有色金属产业、光伏新能源产业、光学产业、锂电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加速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上饶市工信局的一份公开资料显示,随着融入G60科创走廊、长三角城市群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地科创和产业“双向飞地”加快建设。2023年,全市新招引长三角地区项目290个、签约总额1452.6亿元,在全市占比均达50%以上。与此同时,上饶鼓励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光伏产品出口年均增长50%以上,锂电产品出口增长4倍多,其中,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突破200GW、全球第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成为上饶市第一家千亿级企业。


  “今年有一个大热的词叫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新'和'质'上,光伏就是新质生产力最典型的代表。中国的光伏技术是典型的以创新为背景的现代化制造,现在中国企业有着全球最顶尖的光伏技术,中国的技术进度决定了未来全球光伏行业的方向。”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中国光伏行业的创新速度是惊人的,未来的竞争格局一定是强者恒强,前五家光伏企业可能会占据70%-80%的市场份额。凭借在技术自信、市场策略,全球布局、产品力等多方面长期积累的优势,晶科能源前景看好。


  光伏玻璃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产品,约占光伏组件封装成本的18%,是组件非硅成本占比的最高项。2021年落户上饶经开区的江西彩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虹光伏”),去年光伏玻璃生产量达3800万平方米,“今年预计将完成生产量1.2亿平方米,营业收入可达21亿元。”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彩虹光伏玻璃项目总投资106亿元,是目前央企在上饶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该项目填补了上饶市缺乏光伏玻璃生产企业的重要空白点,为江西光伏产业强链发展补上了关键一环。项目三期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光伏玻璃成品约3.7亿平方米,主营业务收入111亿元以上。


  如果说彩虹光伏解决了产业发展缺乏原材料的“启动难题”,那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则为产业发展排除了“后顾之忧”。2021年12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上饶经开区,使上饶成为长城汽车在全国唯一同时布局整体车、发动机和动力电池的城市。“从签约、建设到投产,上饶基地项目建设跑出了'上饶速度',成为蜂巢能源建设速度最快的项目之一。”蜂巢能源上饶基地副总经理刘金山表示,蜂巢能源自主研发的无钴正极材料、短刀电池、超高速叠片工艺和“蜂云平台”监控系统,实现了极简化安全化生产。未来,蜂巢能源将持续坚定叠片路线,以叠片布局动力、储能两大市场,开启两大市场的叠变之旅。


  显然,追“新”而行的上饶,正在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晶科“智慧大工厂”、彩虹光伏玻璃等一批百亿级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近三年光伏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0%以上;加快构建、贯通锂电全产业链,目前在建、签约项目总投资857.7亿元,投产达标后年营业收入可达1500亿元。


  逐“强”而起的上饶,正在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江铜铜箔、越兴铜线等重点项目为牵引,大力发展铜基新材料产业,营收规模达850亿元,占有色金属产业35%以上。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全力攻坚关键基础材料,推动硅镁新材料产业尽快形成产能。


  向“优”而行的上饶,正在厚植产业生态,并超前布局未来产业集群。据悉,上饶加强谋划,抢占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基因检测、再生医学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未来产业新赛道,着力构建“4+3”未来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2023年,上饶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0家,增长71.1%;新增凤凰光学、安驰新能源、昌硕户外休闲等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吉利新能源汽车等17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均为历年之最。


  在上饶市,由1个千亿级园区、2个千亿级产业(有色金属和光伏新能源产业)、1个千亿级企业(晶科能源)共同构建的新型工业化“千亿级”发展矩阵已经形成。据统计,2023年,上饶市工业“新三样”产品出口货值总额达344.8亿元,占江西省的75.7%。今年1至4月,该市工业“新三样”产品出口货值达115亿元,增长5.8%。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货值达114.8亿元,增长6.5%;锂电池出口货值达1263万元;电动载人汽车出口货值达235万元。在江西的工业版图上,上饶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而在中国工业的版图上,江西也更加清晰地夯实了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并朝着工业强省之梦“大步进位”。(记者 郭俐君)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