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发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19





  江苏是装备制造大省,工程机械产业是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为加快推进江苏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1650”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


  提出具体目标


  到2025年,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左右,其中主机核心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成为全国工程机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智能制造高地,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取得积极进展,新培育1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10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到2030年,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工智能深度应用,起重机械、路面机械等代表性产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全球领先,工程机械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进省内龙头企业进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两强、世界500强,基本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


  确定9项重点任务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江苏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积极创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支持整机及零部件龙头企业牵头组成创新联合体。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智能化、无人化、电动化等方向,聚焦数字液压元件及系统、高效传动元件及系统、高可靠控制元件及系统、工程机械专用“三电”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和工业软件等领域,突破融合感知、人机交互、智能无人化调度管理、动力架构、驱动控制、能量管理、轻量化等关键技术,加快实现下一代整机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夯实产业技术基础。支持江苏省工程机械高端核心零部件标准委员会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建立工程机械行业基础数据库。围绕工程机械高端核心零部件产业研发与应用共性需求,加快构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试验检测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对接平台,提供知识产权、标准情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服务。


  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组织行业龙头企业和服务机构编制工程机械分领域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指南,打造30家左右工程机械领域省智能制造车间和工厂,建立和完善工程机械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混合动力、氢能、纯电动等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工程机械企业绿色化改造升级,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培育30家左右江苏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优化完善再制造服务体系,鼓励龙头企业打造后市场综合服务平台。


  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鼓励行业企业通过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联合开发,支持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


  加快设备更新与推广应用。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支持工程机械产业更新改造切割设备、涂装设备、焊接设备、热处理与表面处理设备、检测试验设备等各类生产(测试)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


  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完善和提高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打造工程机械行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引导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聚,徐州以做大做强主机产品为重点方向,提升工业车辆与智能物流设备、市政环卫机械、矿业机械主机市场占有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之都”;常州加快发展智能化、电动化、专业化工程机械,积极发展高端液压件、精密铸锻件、智能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苏州重点发展液压系统、传动系统、三电及整车控制系统等高附加值系统集成,加快发展挖掘机、掘进机以及搬运设备、钻采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工程机械。


  为保障《行动方案》落地,江苏将组织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协同攻关项目和首台(套)重大装备示范应用项目。对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工程机械创新产品,按规定推荐享受首台套产品等政策支持。同时,组织行业企业参加德国慕尼黑、美国拉斯维加斯、法国巴黎三大工程机械展和上海宝马展、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国内外专业展会和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切实提升江苏工程机械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实力。(付奇)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