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因地制宜竞逐产业发展新赛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18





  编者按


  当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是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我国不仅国土面积广大,各地自然条件迥异,新技术、新变革、新模式带来的新赛道也多。因此,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不能盲目跟风“蹭热度”、随波逐流“赶时髦”。以此为遵循,我们看到安徽马鞍山、江苏徐州、福建晋江等地因地制宜、灵活施策,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江苏徐州:深挖数字“新富矿”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一排排单晶硅高效光伏组件映入眼帘,有单排支墩、双轴跟踪、斜单轴跟踪、平单轴跟踪光伏,还有浮筒式光伏、拉索式光伏,分布在地面、屋顶、水面……仿佛走进了一座“光伏博物馆”。


  来到水面上的连廊,记者看到结合钢化玻璃和光伏组件的连廊光伏面板,既起到防护作用,又能利用太阳能发电。地面的步道内嵌有“光伏地砖”,设有电池和LED灯,白天太阳能给电池充电,晚上LED灯照明。


  穿过连廊,抬头望去,不远处便是淮海大数据产业园,旁边是热电厂区,这里是原庞庄煤矿所在地。老工业城市徐州是国内资源型城市的代表之一,过去长期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矿石开采,空气污染严重。


  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洪告诉记者,该公司是累计产煤达十亿吨的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在实现由“黑”(煤炭)到“白”(热能)的转变后,开始迈向绿色发展——利用富余能源给设备降温,发展大数据产业。


  当前,徐州当地煤炭企业正朝着清洁、高效方向发展。近年来,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紧盯数字“新富矿”,加速向“挖数据”“卖服务”转型。


  “我们利用热电联产技术回收发电产生的余热,将其转换为热水或蒸汽,通过热力管网输送到居民区,每年服务约150万居民。”郑洪说,公司不仅向徐州主城区和其他城市供热、供电,还利用闲置的大量富余能源,聚力打造淮海大数据产业园,实现能源绿色高效利用。


  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卢官发告诉记者,这里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两年前开始并网发电,年发电约400万度,在完全满足淮海大数据产业园用电量需求后还有盈余。大数据机房是“电老虎”,消耗大量富余能源。依托能源供应优势,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投资建成淮海大数据产业园,预计可容纳2万余台机柜,创新利用电厂高温蒸汽,将其转化为能量为机房降温。这里的大数据机房拥有四路安全保障电源,供电安全等级极高。


  步入淮海大数据控制中心,一排排大屏映入眼帘,大屏幕上涉及运维的一组组关键数据不断跳跃,汇聚成三维图像。工作人员在操作台前轻点鼠标,就能对大数据产业园的设备发出指令,并实时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数据存放在这里,我们放心。”淮海大数据产业园“云端”服务获得徐州市数据局、徐州市公安局等重点客户的好评。


  “我们还和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以及华为等公司合作,积极开发全国市场,淮海大数据产业园逐渐成为淮海经济区的大数据高地。”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兴振说。


  这是徐州市推进能源高效利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肩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徐州,近年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转型,全市“产业森林”逐渐枝繁叶茂。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表示:“下一步,徐州将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


  福建晋江:锚定“搬不走的产业链”


  全球每100件泳装就有30件来自福建晋江,全球每3把伞就有1把在晋江诞生,晋江的品牌男装产量约占全国25%、休闲食品产业约占全国20%、外墙陶瓷产量约占全国60%……福建晋江,这个土地面积仅649平方公里的县级市,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当前,产业竞争的加剧令不少制造业重镇都面临着企业外迁、产业空心化的压力,而晋江却展现出“我们的产业链是转不走的”自信。


  晋江素有“中国鞋都”“中国拉链之都”“中国织造名镇”的美誉。有这样一种说法:来晋江创业是最简单的,以运动鞋为例,方圆50公里范围内能集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所需全部要素。


  晋江的底气首先来自于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所积攒下的产业链优势。


  从“村村点火 户户点灯”的乡镇经济起步,曾经小而散的晋江产业抗风险能力差、竞争力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晋江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全链条全流程强链补链,营造链条完整、配套齐全、要素完备的产业生态。如今,晋江的产业已经从企业“单打独斗”转型为产业链“协同作战”,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产业上下游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紧密协同的“根茎网络”。


  “企业可以外迁,而产业链迁不走。有些企业发展壮大后,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会选择在一线城市设第二总部或者在海外设厂,但是他们最核心的部分往往还是留在晋江。”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丁庆雄说。


  在晋江产业链“根茎网络”内,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固的共富产业链。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昌熙表示,行业内大中小企业相互协同、各取所需,能够更高效地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壮大。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目前,晋江的市场经营主体已超31万户,形成1个超3000亿元(鞋服)、1个超1000亿元(纺织)、2个超500亿元(建材、食品)以及3个超100亿元(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的产业集群,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此同时,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晋江的产业集群正在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其次,良性的政商关系也是晋江引得进人才、留得下企业的秘籍之一。在晋江产业链的“根茎网络”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政府。


  调研中,晋江重庆商会会长刘良斌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20多年前,刘良斌从重庆来到晋江,一开始在工厂做杂工,2012年创办了自己的户外用品品牌,现在其公司的产品已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起为什么要留在晋江,刘良斌表示,晋江的营商环境不是喊口号式的好,而是政府真真切切地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良好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晋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据介绍,晋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服务理念,推出“晋心晋力”营商环境品牌,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在良好的营商环境滋养下,晋江民营经济得以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晋江民营企业数量达到9.6万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258家。在晋江,民营企业创造的产值、税收、就业岗位占比达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大城市对人才、科技等产业资源的虹吸效应,如何在小空间唱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戏”,是近些年晋江改革的重要方向。


  过去,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缺失是晋江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晋江始终坚持“主导产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工作就布局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晋江全面实施科创人才集聚、硕博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振兴‘三才行动’,不断完善‘引育用留储’全链条人才生态。截至目前,晋江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8万名,累计认定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丁庆雄说。


  据了解,为了扩大引才渠道,晋江还创造性地打造“人才飞地”,设立湾区“创意创新创造中心”和晋江(武汉)离岸创新中心,同时成立人才科创基金,构建“基金+飞地”创新要素导入机制,为晋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能。


  此外,晋江市科技局局长张清常介绍说,为了满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需求,晋江全面提升对科创资源的集聚力和整合力,已签约引进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咸阳陶研院海西研发中心、中科华清(泉州)精细陶瓷研究院等平台,落地省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实现主导产业高水平科研平台全覆盖。


  充足的发展后备空间也是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产业发展空间不足是先天障碍。近年来,晋江大力推进盘活低效用地试点和园区标准化建设,破解要素资源限制,为民营经济腾挪发展空间。截至目前,晋江已经策划生成194个园区标准化项目,目前签约入驻企业达到463家,还有更多的企业入驻投产在持续推进中。


  安徽马鞍山:聚焦传统产业“存量焕新”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以制造业为“纲”,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以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存量焕新”。


  “擎天柱”成为转型“急先锋”


  灵活的机械臂不停舞动,繁忙的天车来回穿梭吊运,一辆辆载着线卷的货车有序出库。但定睛细看,轧机操作台里、天车驾驶舱内,甚至就连地面库区也看不到一名工作人员。


  这是宝武马钢特钢公司高速线材生产线成品库区进行改造升级后的场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库区人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状况,同时避免了人工作业带来天车频繁启动、停止、稳钩等动作,预计可降低设备能耗30%以上。”宝武马钢特钢公司高速线材生产线行车技师宋勇介绍说。


  曾被誉为“中国高线摇篮”的马钢高速线材生产线,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磨砺积淀后,不断改造升级、超越自我,凭借该项目率先填补了国内高速线材无人天车智能平面成品库的空白,再一次走在了行业前列。


  纵观整个宝武马钢厂区,像这样“旧貌换新颜”“重回巅峰”的项目并非孤例——中国高铁穿上了马钢“国产跑鞋”,被誉为“最强大脑”的马钢智园建成投用,“宝罗”机器人员工正式上岗……


  依钢而设、因钢而兴。提起马鞍山的产业转型升级,自然绕不开宝武马钢这座“庞然大物”。曾经全市工业的“擎天柱”,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攻坚战中,依然一“马”当先,树起了转型升级的“马钢样板”。


  回望历史,宝武马钢创造了中国第一只火车轮箍、第一套高速线材、第一根H型钢、钢铁第一股等多项历史第一,挺起了那个时代中国钢铁的脊梁。


  立足当下,2019年9月,具备2000万吨钢生产规模的马钢和产能规模近7000万吨的中国宝武强强联合,实施战略重组,以“集中化、无人化、少人化”智慧制造技术推动转型升级,宝武马钢跨迈上了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崭新跑道。


  如今的宝武马钢,运营管控装上“智慧脑”,技术创新全力加“数”跑,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AI等新技术应用,将传统冶炼单元转型为装上“智慧芯”的钢铁自动化制造单元,在精准高效的管理体制支撑下,一批批新技术、新产品在这里诞生。


  2023年,宝武马钢获评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跑出了新质生产力“加速度”,正在彻底颠覆人们对传统钢铁工业的刻板印象。


  厚积而薄发。这位从铁水奔流火红岁月中走来的“钢铁巨人”,已然迎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大步前行,正与这座城市一同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满城“新”潮动能强劲


  AGV转运、机器人上下料、三爪自动定心、电磁吸盘自动夹紧、自动吸铁屑清理,整个生产系统一气呵成……马鞍山统力回转支承有限公司精一厂区智能化生产线上,一系列生产设备进行了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走进汉马科技新能源重卡装配车间,一辆辆新能源重卡从这里下线。“我们生产的发动机上,每个零部件都有专属二维码,就像它们的‘身份证’,一扫就可以看到产品的全部信息。”汉马科技智能工厂负责人介绍说,产线生产的甲醇重卡及发动机产品目前已销至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等全国各主要区域市场。


  投资1200万元实施营养软糖及口服液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投资3600万元实施功能饮品生产线智能化灌装及包装技术改造项目;投资7400万元实施自制袋式口服液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近年来,滚动式的技改、递增式的投资,为仙乐健康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带来了“真金白银”。


  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城“新”潮动能足。通过马鞍山传统产业中一个个创新场景的应用便可看出,乘“智”加“数”改造升级,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各行各业的发展共识。


  在马鞍山市坚持制造业为“纲”,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新战法”指引下;在“领头羊”宝武马钢“智”变升级成功经验的广泛实践应用中,一家家企业技改升级、提质增效,一个个科技成果落地见效、赋能发展,一批批“旧产能”转化为“新动能”,汇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数据显示,2023年马鞍山市分行业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营收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超80%,建设市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258个,打造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47个。


  用“组合拳”打出发展空间


  显而易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不是一个企业或是一个科研机构一厢情愿闭门造车便能完成的,一定是要有良好的发展生态去推动生产要素创新配置。这就要求必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出一方可以“茁壮生长”的自由空间。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更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马鞍山深谙此道,要让企业愿意去技改、主动去转型,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进”。


  为了激发企业主体科技创新积极性,马鞍山在科技创新券上做文章,着力解决企业科研仪器使用难、使用贵问题,加速释放企业创新潜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小小一张券,却为众多企业送去了转型发展的“真金白银”,2023年,马鞍山共有88家企业申领创新券补贴额度,其中审核通过77家,为企业提供2310万元创新券申领使用额度。


  如何增强创新人才吸引力?马鞍山从创新特殊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入手,“人才怎么样、让企业自己说了算”,1829名“黑手套员工”(生产一线有特殊技能、绝技绝活,尚未取得技能证书的技能人才)破格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企业获得自主认定权后,可以根据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效开展认定工作,企业有收益,员工更满意。


  此外,马鞍山还把“亩均论英雄”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机器上楼、汽车上顶”,这一举措成效显著、亮点十足。据悉,该项改革实施以来,马鞍山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 12.59万元提升至23.55万元,增长87.05%;亩均营业收入由281.16万元提升至419.49万元,增长49.2%。


  马鞍山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打出“亩均论英雄”、产业工程师学院、“黑手套”职称破格认定、“七未”项目攻坚、发放科技创新券、“企”声响应等一系列“组合拳”,激活了资源要素活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营造了良好生态。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