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一场雨水过后,位于西南地区的广西,漫山遍野的林木越发苍翠。昔日的石漠化地区披上绿装,“地球癌症”变为绿水青山,一抹抹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西南岩溶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广西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通过采取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同时紧抓生态经济、绿色产业发展,岩溶地区生态状况稳步好转。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凤翔村的石山附近,石漠化综合治理碑牌上的红字清晰可见,曾经的荒漠化石山披上绿衣,在绿植掩映的山林里,不时能听到各类鸟叫声。凤翔村村民覃毅说,曾经村民上山砍柴、乱放牛羊,导致石山光秃,水土流失严重。
“我们通过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种植任豆树,并将禁止乱砍滥伐列入村规民约。经过综合治理,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曾经光秃秃的石山焕发新生机,猴子等野生动物不断增多。”大化县林业局营林站站长覃林峰说。
森林植被面积持续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增绿”与“增收”共振……广西一手抓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手抓生态经济、绿色产业发展,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许多荒山荒坡变为产业“绿洲”。
在广西平果市旧城镇康马村,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剑麻蓬勃生长。不少村民在收割剑麻叶,拉到不远处的剑麻制品厂处理。曾经怪石嶙峋的荒山,如今从石头缝里长出助力村民增收的“摇钱树”。
“剑麻耐旱耐贫瘠,十分适宜在石漠化山区生长,既能固土保水,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目前,全镇已种植2.5万亩剑麻。”旧城镇镇长王道维说。
平果市市长郭嘉说,当地剑麻种植面积近3万亩,每亩年纯收入最高达6000元,还在石山中补种黄花梨约4000亩,有效带动石漠化治理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水土保持工程是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广西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通过建设水库等措施,持续减缓水土流失速度。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喀斯特石山纵横、沟壑遍布,形成上千个山弄,储水难、用水难成为当地发展瓶颈。当地在深圳帮扶下建设王烈水库,总库容37.7万立方米,为石漠化治理等提供稳定水源。“过去经常面临季节性缺水,这个水库的修建,为植树种草、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提供了‘水动力’。”七百弄乡党委书记韦勇臻说。
在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点,连片作物郁郁葱葱。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说:“以前这里是零碎的坡地,只能种玉米、甘蔗,治理后亩产值超万元。”
村民唐世德说,如今丢荒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他家4亩地种植西红柿、黄瓜等一年增收四五万元。
广西先后建设100多个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点,探索出“任豆+竹子”、山葡萄等10多种治理模式,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产业持续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因地制宜推动石漠化防治,采取强化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创建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探索生态立体产业等综合措施,推动治理区生态环境稳步向好,持续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记者何伟 黄庆刚)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