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云南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06





  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云南省有关负责同志围绕“走稳走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介绍了相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云南发展,深情牵挂云南各族人民,要求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表示,云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实施3年上台阶、8年大发展、15年大跨越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万亿元,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持续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近年来,云南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越来越稳健。


  “云南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一切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都大胆地干、一切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都坚决不干,加快建设符合省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王予波介绍,云南致力于打造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基地,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等种植规模是全国最大的,同时产量也是全国最多的。


  云南自然条件独具优势,几乎囊括了我国从最南端到最北端、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各种气候类型,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米,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说种什么就能长什么,长什么就会好什么。”云南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举例说,云南是世界茶树核心发源地,澜沧江畔至今还遗存着大量的上千年古树茶。经国家有关部门核查认定,2023年云南茶叶面积、产量、绿色有机茶园均居全国第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南的咖啡浓香四溢,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云南这片土地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宜咖啡种植的区域之一。因此,云南咖啡的品质也是世界公认的。云南的水果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享誉国内外,也是我国水果类型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牛油果、夏季草莓的产量占到了全国的80%以上,“到云南实现水果自由”成为很多人的期待。


  特色、绿色、高品质是云南农业的鲜明标签。王显刚表示,云南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在壮大生态农业方面,加快种植养殖方式绿色转型,构建全产业链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坚决不搞大水大肥大药,让好山好水产出好产品。在壮大设施农业方面,聚焦现代设施种植业、现代设施养殖业等重点领域,加快补齐加工、冷链、保鲜、物流等方面的短板,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在壮大高效农业方面,在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和良机等方面下功夫,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在壮大共享农业方面,健全乡村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让“小农户”融入“大产业”,让“大产业”进入“大市场”,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产业强,才能省强民富。王予波说,云南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国家战略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基地、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2021—2023年,云南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1%、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0.4%,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一半以上,工业投资规模居重点行业第一位,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


  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0年,云南宣布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年来,云南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数据显示,2023年,云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8%。


  王予波介绍,近年来,云南坚持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建立全省统一的防返贫监测帮扶政府救助平台,对脱贫不稳定、容易致贫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进行精准帮扶,实施了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两个三年行动,农户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努力让群众的口袋更加殷实。在这方面,云南已经摸索出了不少经验。比如,蒙自市的草坝镇在蓝莓产业发展上实行了“622”模式,就是销售收入按农户60%、村集体20%、企业20%比例进行分配,2023年户均创收达10万元;永仁县创新打造了“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两年来为当地企业提供用工24.3万人次,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镇雄县近两年已经有超过3.5万人返乡就业创业。王予波表示,云南将继续抓好县域富民产业,持续提升农民群众转移就业质量,让他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努力让群众的家园更加宜居。王予波介绍,这几年,云南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打造了河边村、云中苗寨等一批乡村振兴实验示范村,乡村环境的变化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治理。云南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牵引,有效发现、保护、开发和提升乡村价值,留住乡韵乡愁,推动乡村干净起来、美丽起来、文明起来。


  努力让群众的生活更加舒心。“云南每年有1500多万人外出务工,‘一老一小’问题始终是他们的揪心事。”王予波对此表示,云南推动领导干部当好“编外校长”“编外院长”,从省内优质中学选派骨干教师、省级医院选派医疗卫生人员,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所学校、医院。在农村和社区建设运营“老年幸福食堂”和“儿童之家”,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让留守儿童获得陪伴、增长知识、收获快乐。(记者  周岩)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