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国家高新区:打造低空经济试验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07





  从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做起,逐步发展飞机零部件、组合件,再到自主研发完成“自由莺”轻型运动飞机整机制造。在贵阳国家高新区,贵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历时十余年,从零开始,逐步成长为一家集研发制造为一体的通用飞机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通过‘技术引进+消化+自主创新’的方式,投入研发资金5000多万元,引进国外飞机研发与制造技术,再加以消化吸收,最终取得了‘自由莺’GGAC-100型轻型运动飞机从外观、结构到发动机的全部知识产权。”贵州通航公司董事长黄忠才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已在贵阳国家高新区建成总装生产线,可年产30架轻型运动飞机;同时具备了2座和5座轻型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近年来,贵阳国家高新区探索运用“产业+基金+场景”方式,打造贵州低空经济发展试验田,已形成了航空发动机、微特电机、电子元器件三大“生态圈”,聚集了翰凯斯、斯凯威、图智科技、东方世纪等一批在无人驾驶、无人机应用培训、地理信息测绘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优质企业。


  同时,贵阳国家高新区还构建了“3+2+1”(“3”即新设“筑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贵阳高新‘两机’产业投资基金”2支基金,壮大“贵阳高新创业投资基金”1支存量基金;“2”即成立一家区属基金管理公司,建立一个项目库;“1”即搭建基金产业交流互动平台)的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体系,参与设立8支基金,基金总规模45亿元,加大对低空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贵阳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紧扣低空飞行器制造的动力系统、机载系统、飞控系统等核心系统配套需求,依托已落户的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以及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强企业,加快发展继电器、传感器等元器件,以及燃油动力发动机、电力动力精密微特电机等设备,加快构建完备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同时,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探索推进“东部研发+高新制造+全省应用”,支持企业在该区产业化落地研发项目,鼓励专业运营商参与建设楼顶停机坪、低空领域试飞基地等基础设施,构建“小而美”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无人机研发及运用的民用无人机科技型企业,贵州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迅表示,将抢抓贵阳国家高新区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的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瞄准无人机技术的前沿趋势,开发更多适应市场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无人机产品,助力贵州打造特色低空旅游线路、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区,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