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房贷不罕见!湖南新增3地市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12





  继深圳取消“70/90”政策、北京废止“离婚限购”政策后,进入4月,房地产因城施策持续深化。


  据红网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日多个二、三线城市宣布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包括福州、青岛、南昌、济宁、潮州、烟台、汕尾等。其中既有三、四线城市,也有热门二线城市。


  湖南情况如何?4月4日,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发布,4月1日起,湖南省阶段性取消岳阳市、常德市、湘潭市3地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加上此前的株洲,至此,湖南已有4地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地板价”房贷扩容


  4月多地跟进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国343个城市(地级及以上)中,101个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26个取消了下限。


  而在2023年三季度,这一数据分别为:95、24。


  进入2024年,首套房贷“地板价”的城市进一步扩大。


  4月5日,“江西发布”发布消息称,近日,南昌、赣州、九江、新余发布公告,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4月1日起执行。


  4月3日起,福州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福州市五城区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不低于25%,调整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不低于35%,调整为不低于30%。住房套数认定标准按照原政策执行。


  此外,4月1日起,青岛、烟台等地也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各金融机构应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结合机构经营情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据广州日报,从4月1日起,潮州、汕尾市将阶段性取消辖区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此,广东省已有15个城市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3.35%首套房贷已不罕见


  息差承压下房贷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2023年9月,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公布湖南14个市州个人住房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情况。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岳阳、常德、湘潭,此前已在下限下调之列,分别自2022年11月、2023年1月将房贷利率下限降至LPR-60个基点。


  按照最新一期的5年期以上LPR(3.95%)报价,湖南上述城市已执行最低3.35%的首套房贷利率政策。此次取消下限后,房贷利率是否会进一步放开值得关注。


  “利率下调,直接可以降低购房者的成本,促进需求释放,对于各地楼市肯定是很大的利好。”有经济观察人士认为,全国多地动态调整房贷利率政策,体现了政策基调宽松的方向。但在宽松延续的预期下,对商业银行的房贷经营提出了挑战。


  从目前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信息来看,银行息差收窄势头未减。多位银行人士对记者称,当前,首套及二套房贷利率都处于历史低位,商业银行净息差将持续承压,“全国房贷利率步入‘3’时代,净息差继续走窄,银行经营压力会更大。”


  在此情况下,加强净息差管控,多措并举将净息差维持在合理水平,或成为银行下一阶段的目标。


  首套房贷利率3.75%,长沙会不会跟进?


  目前,长沙首套房贷执行3.75%的利率下限,与全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保持一致。长沙会不会跟进?


  “短期内估计还是难落地,因为实际上这一调整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即房贷利率调整和房价挂钩。”在湖南中原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世霞看来,从官方数据来看,长沙市目前的新房成交价格并没有明显下行,因此暂不具备调整空间。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现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设立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地方政府可按照因城施策原则,自主决定自下一个季度起,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即使从现在开始算,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要连续下行3个月,至少也要等到下半年了。”在陈世霞看来,如果时机成熟,下半年不排除会出现下调空间。


  在刺激购房需求方面,除了因城施策降低购房成本,一部分房地产行业的资深人士也呼吁,应该进一步放开对新房市场的管控,尽快恢复市场功能。另一方面,多地推行住房“以旧换新”,也期待长沙有所动作。“长沙二手房存量房市场庞大,但转手周期较长,限制了改善性购房需求释放,‘以旧换新’为打破这一困局提供了路径。”(戴丹 肖娟)


  转自:红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