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发布《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创建方案》(以下简称《创建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框架体系,汇聚高价值数据资产总量达80PB,数据交易额达到50亿元,数据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到2030年,完全建成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政策高地、可信空间和数据工场,汇聚高价值数据资产总量达到100PB,数据交易额达到100亿元,数据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数据先行区定位为在全市特定区域,按照适应数据要素和数字经济特征的新型监管方式建立先行先试机制,加快建设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田和数据要素集聚区。
根据《创建方案》,北京市将打造“2+5+N”数据先行区基础架构,其中,“2”是数据先行区基础设施层,包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和国家区块链网络枢纽;“5”是数据先行区业务中台层,包含数据资产登记平台、数据资产评估平台、数据资产托管平台、数据交易节点、数字资产管理平台等;“N”是数据应用层,即金融数据、政务数据、“三医”数据、自动驾驶数据、航运贸易数据、文旅数据等数据专区与应用。同时方案中规划了5个方面32项具体建设任务。
北京市经信局同时发布的政策清单中包括10条相关政策举措,主要涉及数据价值合规实现、数据供需高效匹配、数据要素生态聚集、包容审慎监管、资金支持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支持。比如,支持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在企事业单位入表、入资、入股和融资等场景中应用;探索入驻的市属国有企业数据资产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
转自:人民邮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