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速度之快,惊艳世人。我们梳理了近两月来深圳的一些“大动作”。从这些“一线行动”中,可以窥见站在新起点上,这座城市继续稳步前进的步伐——
全球招商大会
洽谈签约项目242个总投资额7800亿元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后不久,10月22日,深圳罗湖区就在全市率先开展招商大会,向全球企业伸出橄榄枝。此后,盐田、坪山等区也召开招商大会。
招商活动到年底达到高潮——12月8日,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盛大开启,在全球五大洲8个城市设分会场。本届大会以“海纳百川圳共赢,先行示范再出发”为主题,向世界各国企业、企业家发出深圳邀约,共享重大机遇,共创发展奇迹。大会洽谈签约项目242个,总投资额超7800亿元,充分彰显国际国内各类市场主体继续看好中国、看好广东、看好深圳。
轨道交通增至11条未来连接莞惠
10月28日,深圳地铁2号线三期、3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港铁(深圳)4号线三期于同日开通。4条新线的开通使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增加到11条,运营里程突破400公里,极大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地铁覆盖除大鹏、坪山外的深圳各区。
11月12日,市交通运输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深圳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发展策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会上透露,将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探索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快线、城市轨道干线、中小运量等多层级一体化运营管理。至2035年,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核心区基本实现枢纽间半小时直达。按照规划,地铁10号线将通东莞,14号线将通惠州。
服务“双区”建设招录逾千名公务员
11月13日,深圳发布公告,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需要,计划招录1069名公务员,其中急需紧缺专业职位393人,市区机关职位147人,基层一线职位472人,国际化人才职位52人,定向港澳选拔职位5人,涵盖全市36家市直单位、11个区。
本次招录加大紧缺专业职位引才力度,共招录金融管理、城市建设、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紧缺专业668人,体现出“双区”建设对产业发展相关的紧缺专业公务员以及具有国际视野和思维的公务员的强劲需求。其中,急需紧缺专业、国际化人才职位,主要面向国内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境)外部分知名高校和广东省部分重点高校的优秀全日制大学毕业生。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光明科学城
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在光明科学城正式启动建设,这是中科院在国内设立的第四所大学,也是光明科学城建设的重要进展。2018年4月,深圳决定在光明区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群,建设光明科学城,这是面向未来40年,深圳从原来的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领域源头创新跨越的战略性决策。这里也将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的集中承载区。
数年间,这里从一片荒地拔地而起,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研究平台相继落地。近年来,光明科学城建设捷报频传: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落户、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顺利开工、地铁6号线“开门迎客”,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科学公园、深圳科技馆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教育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光明科学城日益成为充满创新活力、更加宜居宜业的科学城。
首个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召开
12月3日,深圳召开特区建立以来第一次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会上透露,到2025年,深圳将新建学位近百万座,其中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座。此目标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20-2022年)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9万座、幼儿园学位6万座。第二阶段(2023-2025年)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5万座、幼儿园学位8.5万座(以上数据不含深汕合作区)。
除了保障教育用地的供给,深圳还将进一步壮大师资队伍,预计未来新增超5万名中小学教师。深圳将大力引进优秀毕业生和骨干教师,积极筹建深圳师范大学,增强自身教师的培养能力,并探索与知名大学的合作,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来为深圳培养教师。
转自:羊城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