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挂出《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广东新型基础设施三年发展总体目标:到2022年,广东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水平领先全国,初步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支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到2022年全省5G用户数达6000万户
《方案》提出了三个主要任务:构建泛在互联一体化网络,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四大创新能力支撑集群,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十大智慧工程,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高质量建设5G网络为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之首。到2022年,全省5G站址达35万个(含储备站址),累计建成5G基站22万个,全省基本实现5G全域覆盖,珠三角地区建成5G宽带城市群,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区、县城及中心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全省5G用户数达6000万户。
同时,持续扩大5G专网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覆盖面,争取国家支持建设1.8GHz频段4G-LTE无线专网,加快5.9GHz频段车联网试点,探索打造以1.4GHz频段为主的无线政务专网。围绕重点应用场景提升建设速度、融合深度和应用广度,打造世界级5G产业创新高地和融合应用示范区。
带动超过5万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建成全光网省、推动物联网深度覆盖、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和前瞻布局未来网络。《方案》明确,全省光纤用户将免费、免申请提速至100M,推进千兆宽带进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加快实现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光网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成以4K/8K超高清应用为标志的新数字家庭示范区。
推动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扩容增能,到2022年,建成5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标识解析注册量超过15亿;建成5个以上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以上行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超过5万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
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中心)建设,构建世界首个以链路层虚拟化为基础的深度虚拟网络。加快建成广佛肇量子安全通信示范网,规划建设粤港澳量子通信骨干网,部署建设量子卫星地面站,推动与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无缝对接,探索构建量子互联网。加快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集群
打造四大创新能力支撑集群方面,《方案》提出三项任务,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构建布局科学合理高效的先进算力集群、建设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和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集群。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求,加快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新型地球物理综合性科学考察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等建设,谋划推动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国家基因库二期、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系统实验装置、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系统等一批设施。
支持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升级改造,增强高性能计算能力和云平台能力的拓展应用,支持鹏城“云脑”、珠海横琴、东莞大科学等智能计算平台建设,依托广深“双超算”和省内智能计算平台资源,打造世界领先的超级计算高地。
加快广州、深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到2022年,在智能无人系统、智能制造、智能交互等领域建成15家省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推动形成安全可控的区块链支撑体系,支持建设一批区块链基础架构、安全保护、跨链互操作、链上链下数据协同、监管等区块链基础平台型重大项目,鼓励领军企业建设自主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和开源平台。推进“区块链+”,争取国家级区块链行业平台落户广东。
建设十大智慧工程
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方案》提出了十大智慧工程,包括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智慧环保和智慧应急,进一步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赋能作用,争取到2022年,初步形成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其中,针对智慧交通工程提出,《方案》提出力争到2022年完成300公里(或3条)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广州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广州南沙国家级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示范区等建设,力争到2022年全省建成300公里L3、L4级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
针对智慧城市工程,《方案》明确将打造集数据呈现、科学决策、中枢指挥于一体的“广东大脑”,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数字底座;支持广州、深圳等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城市大脑”;支持广州推进“城市降温”,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探索。
转自:广州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