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快驱动家电行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前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11





  广东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中传统家电产业是重要优势产业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的5G手机、空调、冰箱、电饭锅、微波炉等产量全球第一。近年来,广东持续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传统制造业的“含智量”,助力传统制造业“精益增长”,从“制造”向“智造”跨越。


  年内打造一家世界级的“灯塔工厂”


  “国内第一台强排式燃气热水器”“第一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第一台搭载低氮燃技术的零冷水燃气热水器”……走进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内,众多的“第一台”如数家珍般,展现了万和在燃气具技术领域的深耕。


  技术创新已经根植于万和的企业基因之中,自1993年创立以来,万和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阶梯式进步。仅去年一年便收获8项科技成果鉴定、6项科技进步奖,新增专利473项。至今,万和在厨卫电器领域拥有60多项行业先进技术,100多次主导或参与了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消毒柜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拥有3200多项专利,代表中国燃气具技术前沿方向。“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九大创新平台均落户在万和。


  “从2015年开始,万和开始在行业内率先推行智能制造变革,走‘智造+质造’的双升级之路,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显著效果。目前,万和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上投入达数亿元。”万和电气董事长卢宇聪告诉央广网记者,2017年以来,万和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环节,围绕产品生命周期,逐步深化系统层级建设,推进系统集成、产品智能、设备互联与大数据分析应用。


  卢宇聪介绍称,在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方面,万和将研发、制造、销售、财务、仓储、品质等管理模块通过PLM、ERP系统的实时数据平台及OA系统实现互通集成,已建立起车间级的工业通信网络MES系统。


  “今年我们提出了要打造一家世界级‘灯塔工厂’的目标。”卢宇聪介绍称,打造“灯塔工厂”,本质是一场生产的数字化变革,核心是构建智能制造体系的战略能力,并通过精益管理提升全价值链体系的效能。它不仅是生产效率的象征,也是对未来工业生产方式的一种指引,驱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前进。


  智能制造改造实现“减员增效”


  据介绍,目前万和已经从研发、智能制造两个领域针对生产端进行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其中,在研发领域,万和已构建了统一的物料和BOM主数据平台,保障基础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提升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同时,提高设计规范和标准化率,降低各环节的重复成本。未来,万和还将在厨电事业部试点产品平台化、模块化,在产品全周期管理系统中实现产品配置管理。


  在智能制造生产领域,对万和而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小批量、多品种、短交期的问题,最终保证提质、增效、降本和安全。对此,万和通过打通全流程业务系统,实现企业多法人、多组织、多基地的互联互通,消除各系统信息孤岛,实现制造全链路数据在线,促进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数据流转和协同能力。


  此外,在生产流程中,万和导入条码管理,实现对核心零部件可追溯,并通过对模具实行二维码管理,关联模具使用全过程寿命监测记录,提升模具使用寿命。此外,还通过中控PLC建立与现场设备的通讯和采集,快速获取生产现场、设备能耗、检测设备等信息,从而增加现场信息、质量信息和生产状况的透明化。


  “改造后的生产效率提升明显,以总部工厂为例,一线员工人数减少了45%,生产效率反而提升了30%。”卢宇聪表示,通过系列改造,万和实现了物料标准数字化,重构物料主数据体系,又进行了数据清理工作,从研发到工艺、从制造到售后,所有部门都参与到数据清理中,根据新的编码规则对物料进行新旧对照,把新的信息导入系统,所以信息一目了然,有效促进了降本增效。


  万和的案例仅是广东众多传统家电企业从生产线到产品端实现全链条科技变革的缩影之一,这映照着广东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的身影。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企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生产线加装“数字引擎”,跻身世界级“灯塔工厂”行列。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广东已诞生8座“灯塔工厂”,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城市,成为广东传统制造业加速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这也是广东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全国发挥标杆作用的缩影。截至2023年9月,广东累计推动2.7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10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数量及示范效应均居全国第一。


  今日之广东,传统制造业与科技之间的化学反应仍在发酵,更多“老树发新芽”的变革故事仍在。(记者 官文清 见习记者 曾语辉)


  转自:央广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