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释放鲜明信号,将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记者驱车行驶在广深高速,经过深圳、东莞、广州时,只见沿途密集的大科学装置、大实验室及技术创新中心,勾勒出连续4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的“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的轮廓。岭南大地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正有力牵引相关产业链向着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产业集群“新新”向荣
在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如火如荼。2023年,东莞实现华为、OPPO、vivo“三大手机”产值增长13.3%,扭转连续3年下滑态势。东莞智能手机逆境突围,靠的是对AI等前沿技术的前瞻布局。
今年年初,东莞市政府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一业一策”举措,进一步支持头部企业开展“智能移动终端+AI”等创新,聚合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
“广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认识早、行动快。展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广东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郭跃文说。去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实现全国“七连冠”。
广东新质生产力培育态势如何?近日发布的《广东新质生产力2023发展调研报告》显示,随着新质生产力全过程创新链逐步形成,广东新质产业链已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三大赛道形成较大竞争优势。
“我们聚焦镜片材料、检测设备、镀膜工艺三大‘卡脖子’问题,与国内校企合作研发,成功打破国外品牌垄断,成为全球安防镜头行业龙头。”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品光说。
在小鹏汽车广州工厂内,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智造生产线令人赞叹。“我们始终坚持走全栈自主研发路线,以高饱和的研发投入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小鹏汽车助理总裁胡逸宁说。
近年来,广东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持续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品、新业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占全省GDP比重已超四成,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广东通过建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5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约1500家,形成稳固的创新主体“金字塔阵列”。
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表示,广东将在6G、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大胆闯、放手拼,下好先手棋、构筑新优势。
建强全过程创新链
今年2月底,中新肿瘤防治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医学中心(简称TMC)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揭幕。“TMC将搭建从科研到临床应用的桥梁,通过与国际科学家和机构合作,让创新产品更快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TMC海外负责人周永晖说。
广东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坚持把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一方面,凝聚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打造一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王牌军”。目前,广东已初步构建起以深圳、广州两大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为支撑的多层次实验室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介绍,广州实验室持续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已在呼吸系统传染病、高端医疗设备等方向实现了高质量成果。
成果转化同样需要“王牌军”。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术中手持式伽马相机、国家病理标准数据库等一个个重大产业创新项目,即将从实验室迈向广阔市场。
另一方面,广东持续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实践”,推进“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璀璨行动”等工程,同时面向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完善从源头创新、技术攻关到产业应用的创新支撑体系。
拥有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应用市场的广东,通过深入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正聚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我们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构建了基金、大学、平台、园区‘四梁’,以及制造、设计、封测等‘八柱’,配备一系列战略专项,已取得一些新突破。”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介绍,2023年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收2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打通堵点补齐短板
“广东新质生产力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如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不足、高新技术赋能制造业不充分、科技‘变现’能力不强等。”杨军表示,广东各地正聚焦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通束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
在东莞市的20个专业镇、园区,活跃着100多支来自东莞理工学院的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在许多高校竭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时,这所扎根“世界工厂”的应用型大学则在思考创新“最先一公里”的问题。
“产业科技创新是一个试错型的创新过程。”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说,为减少创新的盲目性,该校已与东莞85%的镇街园区达成合作,深入1800多家企业,提炼出一系列产业急需的“真问题”;同时成立专门机构,帮助企业对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平台,推动“科技集群+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创新型人才不足,是新质生产力育成的卡点。在中山大学,有一支平均年龄仅20多岁的研究团队,最年长的带头人王猛教授也仅37岁。这样一支年轻团队,却做出了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重大成果项目——“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要得益于广州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推动。”团队成员孙华蕾说。
为破解基础研究人才育成卡点,近年来,广州实施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大力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近3年已支持4544名青年博士勇闯科技前沿。“广州将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生态,深入实施‘广聚英才’人才工程。”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说。
一年来,广东已陆续出台为科研人员“松绑”、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等重大改革举措,使人才金字塔更坚实、企业创新主角地位更稳固、市场作为创新“加速器”的动能更强。(记者 郑 杨)
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