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年的春节将至,各家快递的“春节不打烊”计划再次启动。国家邮政局在日前公布了2023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相比2022年快递业务量出现19.4%的增长,在全年达到1320亿件的情况下,2024年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而与此同时,2023年,已经有24座城市加入“百亿俱乐部”,24座城市的快递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从省份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位列前三。
广东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
从省份来看,去年快递业务量前10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福建、安徽、湖北、上海。其中,东部地区的广东、浙江、江苏位列前三,快递业务量分别为345.7亿件、263.2亿件、99.5亿件,三个省份快递业务总量达708.4亿件,占全国总量53.60%。
而从区域维度观察,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5.2%、16.7%和8.1%,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地区则分别上升1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
以遥遥领先的广东为例,2023年,广东省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4.7%,占全国比重为26.2%;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826.6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国比重为23.4%。截至2023年,广东已取得快递业务量连续15年稳居全国首位的成就。
日前,2024年广东全省邮政管理工作会议预测,2024年广东全省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将分别完成380亿件、3050亿元,同比增长10%和8%左右。
而从业务量50强城市的分布来看,广东最多,共有广州、深圳、揭阳、东莞、汕头、佛山、中山、潮州、惠州等9个城市位列快递业务量全国前50强。尤其是在前10强中,广东就有5个。
从城市看,去年快递业务量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为金华(义乌)市、广州市、深圳市、揭阳市、杭州市、上海市、东莞市、汕头市、苏州市、泉州市,其中,金华(义乌)市、广州市快递业务量超百亿件,分别为136.9亿件、114.5亿件。
从快递收入看,去年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金华(义乌)市、杭州市、东莞市、北京市、苏州市、佛山市、揭阳市,其中,上海以超2000亿元的快递业务收入一骑绝尘,广州以892.2亿元、深圳以668.4亿元的快递业务收入跟随其后。
东部城市的快递业务量比重“一骑绝尘”,也和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有关。东南沿海地区的轻工业发达,服装、日用品等生产企业多,这决定了电商与快递发展的基础。此外,快递业和制造业的结合成为行业寻求新增长、拓展新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揭阳排名已超过了杭州
在广东,快递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达200余个,邮政快递已逐渐成为制造业的流动仓库;浙江是快递大省,也是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全国首个试点省份,截至今年1月,浙江累计培育“快递进厂”协作企业2224家;江苏则形成了以常州汽车零配件、泰州和连云港医药、无锡和苏州服装化妆品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融合典型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揭阳在排名上超过了“电商之都”杭州,主要得益于广州的服装生产加工产业链和专业市场转移到了揭阳。业内也出现了“北义乌、南揭阳”的说法,快递企业更是在揭阳大力建设物流园区。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揭阳市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首次突破40亿件和200亿元大关。去年,揭阳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72亿件,同比增长9.21%;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0.56亿元,同比增长12.64%。揭阳市快递业务量、收入分别位居全国第四名和第十名、全省第三名和第五名。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马仁洪表示,这两年社会消费领域的快递基本稳定,快递行业还需要开辟新市场,转向生产制造业,由社会消费转向制造业工厂。
“快递行业进入了生产供应链,能推动‘两业融合’更加稳固,上下游制造业有了保障,也可以引入供应链金融。不只是用快递物流降低成本,最终要实现‘两业融合’,让物流业赋能制造业,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网络,能够大力支持制造业发展。”马仁洪说。
新疆业务量在快速增长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快递进村提速农特产品出山、电商与快递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布局加快,未来中西部地区省份的比重将持续上升。
代表性的地区就是新疆。新疆是2023年快递业务量增长的一匹“黑马”,仅2023年乌鲁木齐市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集团包裹业务)累计完成20066.94万件,同比增长89.66%,首次突破2亿件。根据新疆邮政局数据,2023年新疆“双11”快递当日处理量首次突破500万件,创历史新高。
2023年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建设。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目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在乌鲁木齐机场附近已建成多个物流园区,入驻了顺丰、中通、邮政、京东等快递物流公司,仓储面积近25万平方米,年快递量超过5亿件。(记者 杭莹)
转自:羊城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