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业“含新量” 深圳蓄势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04





  近年来,深圳市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统筹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20+8”产业集群,塑造了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月1日,记者从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获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3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高于GDP增速2.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2019年的37.7%、2022年的41.1%,进一步提升到41.9%。


  深圳如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之效?据了解,深圳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式布局,围绕产业发展所需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并着眼前沿行业风口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取得良好成效。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成为GDP跨越4万亿的核心引擎。


  “集群式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织方式,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据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发展处处长欧阳仁堂介绍,按照现代产业规律和组织机理,深圳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系统布局了20大产业集群,并自2022年以来,先后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及20个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若干措施,规划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20大先进制造产业园。


  新能源汽车正是当前深圳先进制造业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73万辆,占全国18%,同比增长104.2%;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763.1亿元,同比增长38.2%;主要企业电机、电控装机量全球第一。目前,深圳已集聚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约2400家,构建了从汽车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后端服务、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在汽车电子领域,深圳集聚了1500多家相关企业,成功研发了电池、电机、电控、车规级半导体等核心技术,行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


  如今,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实现整车下线,东风李尔汽车座椅产线正式投产运行……一批重点、重大项目接连落地,为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华为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比亚迪刀片电池等一系列技术创新陆续推出,不断加深着产业发展“护城河”。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表示:“技术、供给、示范、需求等多维助力深圳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和应用创新高地。”


  产业还需政策主动引导。为精准高效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深圳从产业空间、市场主体、财政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完善政策保障措施,逐步实现“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2023年,深圳成功设立合成生物、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引导基金7支,举办国际数字能源展、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等展会168场。


  以新型储能行业为例,瞄准行业发展风向,深圳于2022年将电化学储能纳入市级重点工程,并于2023年相继出台电化学储能“20条”和三年行动计划,组建百亿级新型储能产业基金,为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深圳还大力推进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贝特瑞负极材料、欣旺达锂离子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抢抓产业发展赛道风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2023年,深圳新型储能行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的新领域新赛道。2023年,深圳低空经济产值达960亿元,正迅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低空经济的领先城市。深圳如何抓抢风口打造“天空之城”?针对近年来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飞行服务能力不足等难题,2023年以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给予企业落户奖励、航线奖励、研发资助和投资资助等各类支持;《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2月1日起实施;还成立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和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等,加速实现“飞行”环境的法治化、安全化、融合化。2024年,深圳预计新增无人机航线50条以上,无人机物流配送规模达100万架次。


  如今,深圳已汇聚起各种低空要素,形成了“研发-制造-检验-应用”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根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数据,集聚了1700多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企业,拥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员训练机构36家,每年培训近万人。美团无人机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表示:“深圳完善产业生态,持续从基础设施、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助力产业‘高飞’,让我们飞得更有底气。”


  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