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守”与“进”:为什么大家都在拼制造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7-16





  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地方的共识与行动。


  先来看最近密集提出的几个数字。


  35%——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5%以上。


  25%——上海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比要达25%以上。


  30%——南京出台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占比稳定在30%以上。


  这些数字,把制造业占比(或工业占比)这个原本不那么受关注的概念,一下子推到更多普通人的视线中。


  各地不约而同设定目标、明确底线,打响了一场制造业保卫战,也开启了新一轮实体经济竞速赛。


  有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广东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制造业占比的预期目标。两年之前,广东明确到2025年制造业占比保持在30%以上,此次则强调到2027年占比达35%以上。


  按理说,作为先发地区,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的工业化水平在国内基本上算是天花板级别。这个时候为啥不是做减法,恰恰相反,还要继续做加法?


  广东为什么要把制造业占比提高到35%以上?


  工业规模占全省超八成,珠三角九市又有哪些新动向?


  为何要提高?


  广东制造业占比居全国前列但低于苏浙闽


  7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占GDP比重过早过快下降,需要我们从认识上、措施上继续加以纠正。要充分发挥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支撑保障作用。


  广东的做法,与这样的建议不谋而合。


  早在2021年,《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而此次广东进一步明确,到2027年制造业占比达35%以上。


  从30%到35%,广东为啥自我加压、提出更高要求?


  在这背后,至少有三重考量。


  首先,从全球经验看。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过去在通往强国之路上无不依托制造业的强大支撑。实际上,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也从“去工业化”转为“再工业化”,积极推动制造业回流。


  其他地区的经验也表明,制造业稳,则经济稳。而那些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通常表现为制造业占比下滑以及产业“空心化”。所谓“无工不富”“无工不现代化”,必须更加重视制造业。


  其次,从全国形势看。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多年持续下降,从2011年的32.06%回落至2022年的27.7%。而主要欧美国家都是在成为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之后才出现制造业占比明显下降趋势。


  为防止制造业占比过早过快下滑,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认为,我国制造业占比不宜过低,在2035年前不能低于25%。


  最后,从广东实际看。


  广东制造业占比也出现多年下滑,2021年才止住过去十年过快下降趋势,2022年进一步提高到34.1%,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7%)、排在全国前列,但仍低于江苏(37.44%)、浙江(2021年34.5%)、福建(34.9%)。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对比制造业当家的更高要求,广东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特别是在珠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加持下,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全部制造业增加值4.4万亿元,占全国八分之一,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被寄望为全国多作贡献。


  把制造业占比提高到35%以上,正是广东的格局与担当。


  从30%到35%,别看只有5个百分点的变化,对广东这个超十万亿的第一经济大省来,却是一个巨大的变量。


  这也恰恰是广东突出制造业当家、把实体经济摆在“C位”的有力注脚。


  谁来挑大梁?


  中国工业十强城市,珠三角占据四席


  35%的占比,对广东制造业来说,不仅是“守”,更是“进”。


  拥有高基数,还要继续提高比重,显然不并轻松。


  然而,从去年全省制造业占比已提升到34.1%来看,35%又是“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广东制造业向高攀登,21个地市都不是旁观者,每个城市都可以有新作为。


  不过,从规模、占比、潜力这三个维度来看,广东制造业最大的优势、最强的阵地还是在珠三角。


  从制造业规模来看,在中国工业十强城市中,珠三角占据四席,包括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三角九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5万亿元,占全省超过八成,是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从制造业占比来看,佛山、东莞保持在50%左右,在全国都不多见,也高于苏州、宁波、无锡、南通等很多万亿俱乐部城市。即便是寸土寸金的深圳,去年工业增加值占比也达35.07%,高于重庆(28.41%)、天津(33.12%)、杭州(26.25%)、青岛(26.58%)、上海(24.17%)等众多城市。


  从制造业潜力来看,全省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有5个在珠三角,包括珠海、佛山、中山、江门、肇庆。它们被寄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为广东贡献更多制造业增量。实际上,珠三角多市去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低于50%,如中山(49.4%)、江门(45.7%)、珠海(44.7%)、肇庆(41.7%)。对比所处发展阶段和城市功能,并参照广东制造业增加值约占第二产业的83%来看,这些城市都还可再挖潜。


  正因为珠三角制造业功夫很能打,最重的担子也要由珠三角来挑。


  广东提出,对标世界一流谋划珠三角地区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深度融合,全面增强核心区的支撑引领力和辐射带动力。


  地市担重任,产业挑大梁,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念头。


  未来,哪些产业最有可能成为广东制造的“新脊梁”?


  透过广东培育壮大千亿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的3个路径,答案日益可见。


  第一,培育新增3-4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包括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数字创意等领域。


  第二,培育新增4-5个超五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


  第三,培育塑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包括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


  这些产业的跃增,将为广东制造业打开增量新空间。


  怎么强制造?


  珠三角普遍“数智化+拓空间”两条腿走路


  抢项目、大招商、争订单……当下,全国各地摩拳擦掌,纷纷加码制造业,资源争夺战“硝烟再起”。苏州明确,到2025年制造业占比达40%以上,泉州更是计划保持在50%以上。


  珠三角也很拼,甚至有自媒体惊呼“珠三角,真急了”。


  实际上,近年来,广东各地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升维。不少城市提出,保持制造业占比稳中有升,并定了具体目标,比如江门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占比提高到40%。


  在专家看来,不同城市的情况有所差异,在设定制造业占比目标时,应根据城市职能及在城市群和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来确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但总体方向是要有制造业的底线和红线思维,保持相对较高且科学合理的比重。


  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程楠认为,稳定和提升制造业比重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政策切入点。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化;


  二是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增强内生动力,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立足内需市场,使供需达到动态平衡。


  这样的实践在珠三角不断推进。“数智化+拓空间”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成为九市普遍的做法。


  深圳力推“工业上楼”,向天空要土地,并计划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数字化转型。


  佛山加快“数改智转”,力争今年55%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并重塑产业空间,高标准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和“双十园区”。


  惠州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高标准建设“3+7”工业园区,计划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比超50%。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动作,都指向同样的方向——做强做优制造业。


  对中心城市来说,稳定制造业比重的另一种路径就是工业回城。在这方面,广州积极探索。


  作为省会,广州过去存在“退二进三”(制造业向外迁、服务业往里走)的现象,工业增加值占比从2015年的30.2%降到2020年的22.9%。


  为稳住制造业,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并推出系列举措。


  这样的努力没有白费。去年,广州工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4.1%,连续两年企稳回升。


  守护制造业,是一场保卫战。制造业由大变强,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


  作为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的地区之一,珠三角一直领风气之先,“世界工厂”享誉全球。然而,新的阶段有更高的要求。


  挺向最难处,珠三角毅然再出发。


  透过各地的新动作,我们也观察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和趋势:在历经一段时间产业转移和制造业占比下滑之后,特别是部分发达城市经历制造业外迁之后,珠三角重回主赛道,更加坚定聚焦制造业主战场,特别是发力先进制造业。


  守护制造业,并升级为Plus版,珠三角能否在国内率先开启“深度工业化”“再工业化”之路?能否在建设制造强国中再掀新浪潮?值得期待!


  转自:南方+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