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体经济跃升的“宽”与“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8-23





  近年来,深圳建立健全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从“强链”到“强集群”,从孕育“产业巨头”到培养“单项冠军”,从优化产业空间到营造包容创新环境,深圳实体经济硬核实力凸显。

  深圳企业是怎样的存在?最近公布的两份榜单可以说明:

  8月2日,《财富》最新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中国平安、华为、正威、腾讯等8家企业上榜,且排名均比上年上升。另一组数据来自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日前该局公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近3年深圳169家企业入榜。

  从“宇宙大厂”出圈,到“小巨人”扎堆,这背后是深圳产业集群的力量: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核心产业链上,深圳头部企业盈利能力强劲;同时,深圳还涌现出一大批术业有专攻、极富创造力、并能在细分领域呼风唤雨的“隐形冠军”。

  推动实体业高质量发展,深圳一手“紧”,从“强链”到“强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一手“宽”,从划定270平方公里工业区块线、联合建楼释放产业空间,到设立全国首家专门破产法庭,促进诚信市场主体“经济再生”,以深层次改革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空间难题,营造包容创新环境。

  “宽紧方法论”助推深圳产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经济弹性与韧性凸显。

  “链式服务”让实体产业向更高处挺进

  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5G、新型显示、AI等4个行业产业创新生态平台正在运行,这是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平台。“下一步就是要把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作做好,切实帮助集群产业解决‘卡脖子’问题。”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企合作与创新发展处处长毕亚雷说。

  8月9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其中出炉的产业集群地图,首次对全省21个城市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重要程度进行了星级标注。

  其中,深圳是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全部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城市”。

  制造业“国家队”选拔赛的深圳“成绩单”,是深圳产业“强链”向“强集群”发展的生动注脚。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一条条制造业产业链,支撑起创新之城的脊梁。强链、补链、延链是深圳“链式服务”的核心目标。深圳建立起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市领导担任“链长”,做好“链式服务”,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及现代化水平。

  新政实施中,深圳系统梳理集成电路、5G、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显示、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实施“一链一图、一链一制、一链一策”,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和协同发展。

  以5G产业发展为例。今年4月,深圳市工信局出台相关文件,将年产值不少于100亿元的5G企业认定为为领航企业,允许其将不超过20%的自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转让给核心配套企业。

  根据规划,深圳目标培育壮大万亿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时尚产业等领域培育出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链式服务”推动深圳制造往“更高处”挺进,续写世界工业史上的“深圳奇迹”。

  以改革探索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空间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做好空间保障。作为内地土地面积最小的超大型城市,深圳坚持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不高于30%的“红线”,这一比例优于国内外同规模超大城市。

  深圳强化工业用地管理,严守270平方公里工业区块控制线,控制线范围内严控“工改居”“工改商”,推广“工业上楼”。

  近年来,深圳还探索总部企业“联合上楼”。在深圳南山区,政府集中供地、企业联合拿地,组成建楼“联合体”,实现一栋楼内产业链关联企业聚集,“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

  除了保障产业“硬空间”,深圳更营造包容创新“软环境”,从法治改革入手,推动深层次变革。

  7月19日上午,深圳市民梁先生收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送达的裁定书,法院批准了他的个人破产申请。这是《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实施以来,该院审结的全国“个人破产”首案。

  “个人破产制度给了‘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经济上‘重生’的机会。”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破产法庭庭长曹启选说,个人作为市场主体在破产后获得拯救及退出,可以得到公平保护。企业破产案件涉及到个人破产的,不再是“半拉子工程”,有利于保护企业家、创业者精神。

  而就在今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正式实施。针对企业“出生容易死亡难”这一窘境,新法创设性地提出企业除名制度和依职权注销制度,使得“失联”和“僵尸”类名存实亡的商事主体有了强制退出机制。

  7月7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决定依职权注销深圳市金某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20家商事主体,这也是新修订的《若干规定》实施以来,第五次集中披露的依职权注销企业名单。目前,深圳已对全市531家市场主体作出除名决定,并依职权注销50余家企业。

  深圳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关键一招,推动改革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以改革利刃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南方观察

  让企业服务“找得到、看得懂、办得了”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深圳商事主体达366.4万户,商事主体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创业密度全国第一。

  要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深圳企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跃升,此轮经济改革必须从深层次出发,破解企业发展面临的核心难题。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深圳产业发展的使命。深圳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破解企业空间发展难题,是城市创新能级跃升的基础。深圳增加先进制造业用地供应,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深圳还采用“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模式,建设一批优质产业空间,保障企业绿色化、智能化、特色化的优质产业空间需求。

  提升法治城市建设水平,是营商环境改革的重中之中。深圳健全营商环境法律制度体系,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配合编制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出台数据条例、科技创新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个人破产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性、引领性法规。发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及减轻处罚清单,完善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数字政府和智慧政府建设,是企业服务升级的最佳路径。今年深圳推出“秒报秒批一体化”智慧审批,将申报端“秒报”与审批端“秒批”相结合,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

  一次不跑是常态、跑一次是底线、跑多次是例外。深圳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的理念,始终贯穿于营商环境改革尤其是政务服务改革全过程。(南方日报记者 戴晓晓 张秀娟)


  转自:南方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深圳启动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 去年5项全国第一

    日前,深圳全面启动部署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从当天的启动工作会议上获悉,这一试点拟通过创新资源整合、规划,实现知识产权资源与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配合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知识产权经...
    2017-03-22
  • 深圳对台湾地区进出口增速迅猛

    台湾地区是深圳市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据深圳海关统计,2016年,深圳市对台湾进出口总值2081 2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同)增长2 9%,增速较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17-03-24
  • “深圳智造”打破国外高端装备制造商垄断

    2016年前三季度,深圳市新兴产业(包括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增加值5515 61亿元,增长11 2%,高于GDP和规模以上工业2 5个和4 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机器人增长27 6%,新能源汽车产量井喷式地增长了358 8%。
    2017-04-10
  • 深圳将打造国家铁路枢纽城市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深圳将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粤港澳湾区”“东进战略”重大战略布局,综合交通将重点实施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等七大行动,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交...
    2017-04-1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