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提升我国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近日,由福建省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的国际标准ISO 31511:2024《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要求》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在冷链物流领域牵头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
近年来,电子商务特别是生鲜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上升。人们在关注食品保鲜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服务一方面可以减少流行病或瘟疫期间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保障货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卫生安全,为消费者和配送员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无人机、机器人分拣系统等智慧物流技术的发展,智能快递柜、驿站、代收点等设施的普及,无接触配送服务也会变得越发高效和便捷,更好满足电子商务时代下消费者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为此,2020年,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冷链物流技术委员会(ISO/TC 315)率先提出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领域的国际标准提案,并与日本、法国、韩国、英国、德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专家共同协作,开展标准研制工作。
此次发布的国际标准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内的智能物流相关领域,规定了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通过无接触配送方式将货品从配送中心配送到消费者过程中应满足的要求,包括服务供应商要求,以及设施设备、作业流程、异常情况处理、追溯、服务评估和质量管理要求。制定和实施统一的标准,可以规范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加强行业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据了解,该项国际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为全球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服务提供统一的方向指引和操作规范,不仅为餐饮、供应链、冻品食材等行业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还有助于推动我国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我国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冷链物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作为该国际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了该标准的8次国际研讨会议和多次国内研讨会议,该院专家作为主执笔单位(第一起草人)起草的国家标准GB/T 39664—2020《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配送服务管理规范》和行业标准WB/T 1103—2020《食品冷链末端配送作业规范》,也为该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近年来,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已牵头及参与起草(含在研)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11项,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推动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黄佳慧 记者江 岱)
转自:中国质量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