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鞋行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鞋类生产大国、贸易大国、消费大国。年产量130多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消费量占世界总量接近20%。通过标准体系的完善,提升国产制鞋行业的整体质量,是全行业形成的共识。据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于淑贤介绍,今年制鞋领域新发布了《鞋类 鞋类和鞋类部件环境调节及试验用标准环境》《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细菌性能评估试验方法》等14项国家标准。
"此次制修订标准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与国际标准同步,此外就是要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从穿着寿命向穿着体验转变。"于淑贤表示,本次发布的14项标准中涉及整鞋的6项、鞋类部件性能检测的方法标准8项,主要特点是国际标准及时转化,以及修订标准中修改技术内容主要集中在规范性引用文件和编辑性内容描述,使标准更易于理解减少歧义。
目前,ISO/TC 137和ISO/TC 216正式发布的国际标准共计83项,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已转化64项,列入国、行标计划7项,还有不宜转化的10项。此外,我国目前主导制修订发布国际标准4项,主导在研国际标准6项。
据介绍,国标《鞋类 鞋类和鞋类部件环境调节及试验用标准环境》(GB/T 22049-2019)中明确了环境调节的定义及要求,并给出了试验用的两类标准环境。《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细菌性能评估试验方法》(GB/T 38017-2019)等同采用的国际标准为我国主导制定,适用于所有使用非溶出抗菌处理的鞋类和部件,该标准对试验用材料与设备、试剂和培养基、试验微生物、接种液制备、试样制备、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以及试验报告等进行了规定。
此外,国标《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老化处理》(GB/T 3903.7-2019)等4项标准是对整鞋物理性能(老化、动态防水、帮带拔出、缓震)的试验方法标准,对各试验方法的试验原理、材料与仪器设备、试样制备及环境调节、试验步骤、试验结果以及试验报告等进行了规定。《鞋类内底和内垫试验方法 吸水率和解吸率》(GB/T 3903.33-2019)等8项标准是鞋类部件物理性能(勾心纵向刚度、帮面层间剥离、鞋底抗疲劳、鞋带抗松脱、以及帮面衬里内垫的缝合、耐折、颜色迁移、吸水解吸等)试验方法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试验原理、材料与仪器设备、试样制备及环境调节、试验步骤、试验结果以及试验报告。
"这些标准的制修订,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鞋类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同步,为我国鞋类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改进提供较为全面的技术支撑,为制鞋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引导和帮助;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标准的有效供给,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标准化,进一步解决制鞋业在产品质量把控上的痛点,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助力鞋类产品品质提升。"于淑贤指出,这一系列新的国家标准将进一步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加快中国鞋类产品"走出去"。(记者 徐建华)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