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售卖的产品被投诉有质量问题到底是个案现象还是一个需要监管部门加以关注的风险点?如果是风险点,那么它的风险在哪里?有多大?作为当下已成为人们消费主战场的电子商务领域,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关系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信任的有效提升。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浙江义乌召开新闻发布会,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其中,历时五年研制,将于2020年1月1日实施的《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最为引人关注。
聚焦产品质量隐患
参与标准研制的专家认为,加强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建设是《电子商务法》提出的任务方向,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该标准是我国首个关于网上产品交易的监测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优化的电商产品质量风险管控、实施有效的风险监测,对保障消费者权益、助力电子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交易产品日益丰富,2018年我国电商交易规模就高达31.63万亿元,其中有形产品交易占比超过50%。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交易产品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管理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与传统的产品质量管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平台化模式下,网销产品涉及环节多、问题影响广、实施监管难。面对这一阻碍消费提升的重要问题,我们希望从把控网销产品的质量风险出发,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隐患,科学分析风险问题,精准把握质量问题所在,进而有效进行源头追溯和实施排查处理工作。"谈及《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的出台意义,参与标准研制的中国计量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周立军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这一标准的研制单位包括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国家电子商务交易产品网监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10家单位,自2014年启动,在出台前经过了充分征求意见和谨慎的研制过程。其间,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等大型电商平台结合自身管控方式,参与了标准出台的相关合理性的讨论,并有多轮专家意见征询,终在2019年予以发布。
这一被视为我国首个关于网上产品交易的监测标准规定了电子商务交易的有形产品质量网上监测的主要活动(包括质量风险点确认、质量监测计划制定、网上采样、样品检验等)及其要求,以及实施产品质量网上监测的保障和能力支持要求。有望在实施后经过广泛应用和持续优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监管风险能力,并上升为国际标准。
促进网销产品质量提升
"我国在杭州专门设立了国家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监测处置中心负责电子商务的产品质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发布或提供给有关执法机构进行处置,可以说是监督电商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的有效手段。"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曾参与《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的标准评审工作,他认为,这一针对电子商务交易的有形产品质量网上监测标准的发布,是国家标准聚焦电商交易产品质量提升的体现,将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商品质量的监测行为和处置流程。
同时,李鸣涛指出,加强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建设是《电子商务法》提出的任务方向,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的改进,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电子商务行业健康发展。
"标准来源于市场需求,标准的生命力更在于应用。这一标准适用于有关监管部门、第三方监测机构对网络交易有形产品的质量监测,也适用于各类电商平台经营者对其销售产品的质量监测。"周立军表示,除此之外,社会公众也可以借助标准的实施明晰哪些环节可以帮助发现产品质量风险,消费者的反馈也是质量信息的重要来源,对实现多元共治、持续提高网上交易产品质量风险监测能力、提升电商产品产业的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陈洪俊指出,《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有助于促进电子商务交易产品的质量监测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有效协同,进一步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我国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改善质量监管和质量环境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记者 李子晨)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