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产业发展与转移目录发布 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1-17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各地区如何才能找准定位,把握住这次历史性的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工信部发布的《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或许指明了方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公告。该目录对2012年7月工信部印发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进行修订,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产业转移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国际经济环境经历复杂深刻变革,国内经济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激活,需要产业政策找准定位、积极作为、精准发力。”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对《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进行修订,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四个坚持”  引导区域错位发展


  《目录》按照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分别提出了各板块的区域定位以及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


  通过翻阅《目录》,记者发现,《目录》坚持市场主导、区域错位发展的导向非常明确。


  例如,在原材料工业方面,《目录》提出西部地区要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条件, 有序推动西南、西北地区按产能置换要求承接其他地区产能转移,满足区域市场需求,高质量发展钢铁产业;东北企业要严格控制钢铁行业新增产能,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需钢铁新材料的开发和生产;中部地区要以区域市场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为底线,退出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引导钢铁产业向市场和资源地集中布局;东部地区则要推动区域内钢铁产业减量化兼并重组,提高精品钢材产品比重,全面提升环保和产品质量水平。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在新版《目录》修订过程中始终围绕“四个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中的引导作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二是坚持上下联动,统筹兼顾。既充分体现国家产业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和区域发展战略导向,又兼顾地方合理诉求,充分调动地方推动本地区产业发展和转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坚持有扶有控,特色突出。抓住制造业重点领域,坚持因地制宜和从实际出发,立足各地现实基础、比较优势以及功能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重在突出重点和特色,引导优化调整的产业重在合理约束和控制。四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承接发展相关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引导深化区域分工合作,努力构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


  增加新兴门类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目录》除了分别提出了各板块的区域定位以及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外,还列出了“地区工业发展导向”“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引导优化调整的产业”目录,分别提出了各板块的相关经济带(区),明确区域范围,并提出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引导区域错位发展;提出了各地重点承接、优先发展的产业及具体的承接地,产业和承接地按照优先次序进行排序;提出了各地引导逐步调整退出的产业和引导不再承接的产业条目。


  在各地发展和承接的产业方面,新版《目录》与2012年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调整。


  一是增加新兴产业门类,引导产业发展与转移与时俱进。为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目录》在2012年本15个行业门类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门类,契合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地方、行业发展意愿和诉求。


  二是增加优先承接地,引导各地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目录》将优先承接发展产业的承接地细化到具体地区(市、州、盟),一方面指导和推动各省(区、市)将《目录》细化落地,引导各地突出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便于产业转移各方获取更加精准的信息参考。


  三是增加引导优化调整的产业,引导产业发展与转移升级。《目录》引导各地统筹考虑资源环境、发展阶段、市场条件等因素,对现有存量产业提出需要调整退出的产业条目,对未来不宜再承接的产业予以明示,促进地方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四是《目录》名称增加“发展”,引导各地统筹发展与转移的关系,立足全局,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考虑发展基础、阶段、潜力等因素,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录》重在突出指导性和方向性,不对未列入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和地区进行限制;也不对引导优化调整的产业设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记者 崔彩凤)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正起草 顶层设计逐步落地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正起草 顶层设计逐步落地

    我国首部国家级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于今年7月正式发布,中国有哪些优势资源、又可以从哪些场景率先实现人工智能(AI)的商业化落地?
    2017-09-19
  • 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出台

    为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联合制定《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2017-12-18
  •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

    12月14日,工信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
    2017-12-27
  •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萌发,大数据的形成、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8-01-0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