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促进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其中,严格控制传统燃油汽车产能成为重点领域。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专家表示,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与此同时,随着竞争加剧,淘汰落后产能刻不容缓。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严格控制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目的,在于调整汽车产业结构,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然而,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能是否会出现过剩的担忧也引发广泛关注。
燃油车去落后产能
《意见》提出,要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该规定旨在防止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的过快增长,抑制产能扩张冲动。“今年以来,虽然国内汽车行业整体表现不强,但汽车销售收入依然处于国内制造业前三强地位,而且利润总量最大。同时,汽车行业带来的巨量消费税、就业人数,引起不少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争取整车企业在当地建设生产基地。这成为汽车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的重要‘推手’。”
据了解,为严控产能过剩,此前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汽车产能监测预警,动态跟踪行业产能变化,定期发布产能信息,引导行业和社会资本合理投资”。此次《意见》也提出,要“加强汽车产能发布和预警”。国家发改委要“组织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建立年度汽车产能核查和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及时发布汽车产能变动信息,加强产能预警,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合理投资。省级发改委要完善本地区汽车产能监测体系,深入分析研判本地区产能利用率变动情况,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和及时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努力使本地区汽车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燃油汽车销量即将见顶。”崔东树表示,随着技术的逐步突破,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优势和能源效率优势将逐步体现。未来5年左右,传统燃油汽车将面临销量“瓶颈”。未来,汽车销售增量将主要来自纯电动、氢能源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汽车产品,传统燃油汽车必然面临市场需求变化的巨大挑战。“《意见》的出台是对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产能提前进行调控,严防产能过剩。”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提出,原则上不再核准的新建传统燃油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即新建独立法人传统燃油汽车整车企业投资项目;现有汽车整车企业跨乘用车、商用车类别投资项目;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现有汽车整车企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迁址新建投资项目。
“汽车产业一定要控制落后产能。”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看来,目前国内有10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为传统燃油汽车),且大多数发展现状不好、前景堪忧,《意见》的出台旨在淘汰落后产能过剩。“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准确描述应该是: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
据了解,虽然严防产能扩张,但《意见》并未对此“一刀切”。根据《意见》,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只要同时满足产能利用率、产量、研发投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等多方面指标要求;新增产能的建设地区也要求产能利用率高和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等两大条件,即可扩大产能。
“这反应出我国汽车产业调整的方向是减少企业数量与落后产能,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崔东树认为,“《意见》明确,要‘推动新增产能向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旺盛和传统燃油汽车替代潜力较大的区域集中’,表明‘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是手段,目的是推动有效产能向产业基础扎实、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地区集聚,从而形成合力,助力汽车企业做优做强。”
新能源汽车产能是否过剩
在业内看来,《意见》在对传统燃油车产能进行严格管控的同时,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才是内核。“《意见》的核心关键是新能源汽车。”崔东树表示,汽车是制造业核心,我国汽车消费具有持续增长的强大内生动力。而新能源汽车是各地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方向之一,因此,《意见》的核心仍是新能源汽车。
《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领域。引导现有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结合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技术要求和生产准入规范条件,鼓励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能力和技术水平。
虽然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然后《意见》也强调,要规范新能源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条件,并为此设置了多道门槛:除了必须符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要求,还需具有完整的研发经历、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建设内容包括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及整车(车身成型、涂装、总装等)生产体系,具有产品质量保障、销售和售后服务、运营监管等能力,拟生产产品的能耗、续驶里程等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等。
“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宽进严管,但‘宽进’也要有合理标准。”崔东树认为,门槛的设置将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盲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冲动,可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关于新能源汽车现产能是否过剩的担忧也引发广泛关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正在建或者准备建设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累积规划产能超过200万辆,远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预估的“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达80万辆”,产能过剩风险似乎已经显现。
有观点认为,尽管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但需要循序渐进。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能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市场规模增速,产能过剩问题不容忽视。
“所谓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只是规划产能过剩,实际不一定都投产。“崔东树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应鼓励参与者的进入热情。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家表示,要想实现该目标,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和相关企业的发展。若过分保守,必然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因此,产能的适度过剩有利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解决产能过剩应该依靠市场机制,而不是强化审批。所谓市场机制就是把以经济规模作为主要依据的审批制度,转化为以社会性管制的方式,监管方式由前期审批转到事中或事后。“还是宽进严管为好。”崔东树说。(本报记者于大勇)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