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行业《指导意见》征求进入尾声


时间:2013-04-28





  碳纤维行业《指导意见》征求进入尾声

  行业发展将有明确指引

  工信部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期限截止于4月19日。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将有明确指引。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教授孙晋良介绍,碳纤维是目前2000℃以上高温惰性环境中唯一强度不下降的高性能纤维,它兼具多种得天独厚的优良性能: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擦、抗疲劳、高震动衰减性、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电导热性、高电磁屏蔽性、优异的纺织加工性等。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工业领域。概括来讲,可将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分为两大类:工业应用和体育休闲。其中,工业应用包括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叶片、汽车、油田钻探、压力容器、抗震加固等,体育休闲包括钓鱼竿、高尔夫球杆、球拍等。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碳纤维通常要求较高,特别是航空航天用碳纤维,而体育休闲用碳纤维多为低端产品。

  进入21世纪,国产碳纤维发展加速,产能大幅提高。2012年,全国已有30多家企业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建成产能已经突破了1万吨。此外,国内还有大量的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碳纤维生产线。然而,在国内碳纤维项目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产业发展隐忧重重。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教授预测,未来10年是中国碳纤维材料高度发展的10年。在世界碳纤维格局方面,发达国家产业成熟,行业集中度高。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日本的3家企业就占据了世界78%左右的产量。发达国家的碳纤维行业已逐步走向成熟。截至2008年,主要的碳纤维生产厂商大、小丝束产能共计64200吨。

  但李克健同时指出,现在的碳纤维市场投资具有盲目性,国营、民营都在做,导致了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甚至有的地方打着“新材料产业”的旗号,将碳纤维的生产当作一项政绩工程,只考虑招商引资,根本不顾新材料产业整体发展的大局。这其实造成很大的资金浪费。

  从研发角度来讲,我国的碳纤维起步并不算晚。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便率先开始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研究,并于70年代初完成了连续化中试装置。后来,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等也开始了相关研究工作。

  然而从产业化而言,我国的碳纤维进展缓慢。虽然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突破了连续氧化和碳化技术,先后建成了从几百公斤到几十吨的生产线,但由于对技术难度估计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研究欠缺深入等原因,碳纤维的产业化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国内碳纤维产业中原丝、碳化均存在瓶颈。目前碳纤维核心技术环节只有国际几家少数厂商拥有,包括PAN原丝生产中的聚合、喷丝、牵引几个步骤,以及碳化过程中的低温碳化、高温碳化两个环节。整个产业链中,这两个环节所占利润达到55%~75%。目前我国碳纤维产业主要集中在合成材料和终端产品应用两个环节,仅少数企业从事原丝生产和碳纤维材料生产,但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需求。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所说,我国高性能纤维的应用和产业化一直受技术、成本和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多年来始终未能完全突破工程化和产业化的瓶颈,纤维产业化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防和经济的发展。

  据悉,《指导意见》针对行业瓶颈,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国内聚丙烯腈PAN原丝、高强型碳纤维的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强型碳纤维单线产能达到千吨级并配套原丝产业化制备。这两点分别针对国内的原丝生产、碳化工艺,正是碳纤维行业的两大瓶颈。

  2013年即将推出的《指导意见》无疑将对国产碳纤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指导意见》将在准入门槛、产业布局、污染物排放等多个方面对国产碳纤维进行引导,促进产业的发展。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碳纤维的行业指标,但评价体系依然非常薄弱,有些指标的科学性还遭到了质疑。政府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完善的碳纤维评价体系,既要让公众信服,也要方便碳纤维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技发展与咨询委员会委员赵鸿汉指出,碳纤维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非常紧密,比如要开发一个碳纤维下游的新产品,光靠碳纤维生产商很难完成。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配置能力,支持研发、生产、应用和设备制造等关键领域的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组建联盟,在联盟成员之间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通过联盟等行业组织,围绕下游产业发展重点,构建产、学、研、用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从原料到设备、从技术到工艺、从研发到应用、从关键设备及配套材料到整条生产线及供应链的联合创新发展模式。

来源:《中国质量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