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颁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25





  近日,工信部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其中包括高端工业母机、集成电路生产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精密仪器仪表等。


  "工信部上一版目录是2022年版,此次2024年版目录总体涉及装备领域与上版目录大致相同。主要区别是适应当前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对列入目录的装备及技术参数进行动态更新调整,使之更具有前沿性和先进性。"福建省工信厅装备处吴高信对中国工业报表示。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申报,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一系列显著的好处。首先,这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支持,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补助,降低研发和市场推广的风险。其次,申报成功的企业将获得政府的认可,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此外,这也有助于企业建立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为未来的项目争取更多支持。总体而言,申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是企业展示创新能力、拓展市场空间的有效途径。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首台(套)目录的申报工作流程更为流畅和便捷,企业可以自行申报,也可通过协会等相关机构进行申报。


  首台(套)的支持政策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国家对首台(套)资金方面的支持,目前主要是首台(套)保险补助。


  近年来,首台(套)相关保险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在不断更新。今年6月首台(套)政策在保险补偿方面进行了优化,修改内容在扩大保障范围、优化保险费率、完善申报流程、调整概念内涵等方面做了创新。


  例如,该财政补贴采用"先审定资格、后投保、再申请资金"的方式,满足重点产业链等相关要求的企业,可在自主投保后的下一年度提交保费补贴申请,符合相关要求的将由中央财政按照保费的80%给予投保单位补贴,具体支持范围、补助额度和补贴比例后续会动态调整。此外还提及,对于该险种,保险公司应按照"保本微利"与"精算平衡"原则,定期开展保险费率回溯和动态调整。


  在概念内涵方面,扩大支持数量及年限限制。考虑装备、新材料产品成熟规律,针对首台(套)装备,将概念范围拓展至"进入市场初期尚未形成竞争优势的整机装备、核心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产品",扩大支持数量和年限。针对首批次新材料,不再局限首年度购买使用,扩大支持产品数量,同时,在政策框架下支持企业自主决定投保年限。


  在保险险种方面,丰富险种供给满足用户需求。保险险种由原有"综合险"单一险种模式调整为多险种模式,丰富保险产品供给,扩大保险保障范围,为首台(套)、首批次提供宽范围、多角度风险保障。支持生产制造单位根据装备、新材料产品特性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险种,提高政策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地方各省市对于首台(套)的发展更是真金白银的支持。例如北京采取后补助方式,对已投保或续保的企业按照相关险种保险费80%的比例给予保费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支持金额不超过200万元。深圳的支持力度更大,按照一年内产品实际销售总额的30%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各地的支持细则各有不同,总体来看在各地的大力支持下,已经促使企业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有更多创新投入,获得更多应用场景,持续推动重大装备的质量提升和规模生产。


  福建省作为全国较早实行首台(套)政策的省份之一,2014年实施首台(套)政策以来,该省共认定高档数控机床、轻工机械、食品机械、环保专用设备、工程机械、纺织机械等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98项,带动首台(套)装备销售8000多台(套),销售收入200多亿元;促进新产品研发1400多项,新申请专利(含实用新型)4000多项。


  当然随着国家新一版指导目录的推出,各地政策也将跟进调整。"工信部首台(套)目录是我省首台(套)目录编制的重要参照。工信部新版首台(套)目录也是我省国内首台(套)技术装备的评定条件之一,相关评定标准也将作相应的调整。"吴高信表示。"国家目前实行首台(套)保险补助,我们现在正修订省首台(套)管理办法,拟规定可以同时享受。"


  也就是说,为了进一步支持首台(套)产品的发展,未来有可能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双重资金补助。


  可以看到,首台(套)政策的制定始终在不断完善,吴高信介绍说,今年3月27日,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条例》,今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全国首部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目前,按照条例规定,福建省工信厅正牵头修订《福建省首台(套)技术装备评定和扶持管理办法》。(记者 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