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思路明显 “创新”未来可期--专家解读深化医改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亮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26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今年深化医改有哪些重点任务 哪些提法值得关注 显示出怎样的改革方向 专家就此分享了观点。


  强调协同联动


  “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点任务》开宗明义。


  “《重点任务》聚焦‘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从前些年的‘三医联动’到‘三医协同’,从‘改革’到‘发展和治理’,文字变化即深意所在。”清华大学药学院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悦说。


  《重点任务》部署了加强医改组织领导、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等七方面22项具体任务。杨悦认为,其中多方面重点任务值得关注,比如,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方面,要求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方面,部署在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方面,强调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会长唐民皓注意到,22项具体任务的第一项就是加强医改工作统筹协调。《重点任务》提出,推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全面深化医改责任,巩固完善改革推进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探索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加强医改监测,及时总结推广地方医改经验做法。


  “将加强医改工作统筹协调置于首位,凸显了加强‘三医’统筹协调的重要性。”唐民皓认为,正如一台大型机器上的各个系统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使整机有效运转,要加强国家医改工作的协调性,各领域工作应步调一致、政策统筹、同频共振。


  唐民皓进一步表示,医改涉及的多个政府部门职能不同,在不同方面具体任务上各有分工,因此,要重视增强各部门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避免出现政策相互掣肘问题。“最重要的是构建健全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重要的相关议题必须在该机制下进行讨论和协商,避免各自为政,让既定行政目标如期实现。”


  突出创新突破


  药品领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重点任务》部署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在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提及创新药、罕见病治疗药品、临床急需药品、创新医疗器械、儿童药品、中药等关键词。


  近年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一系列举措密集落地,持续释放加快新药好药上市的政策红利,我国医药行业面貌焕然一新。我国从医药创新全球第三梯队进阶到第二梯队前列,对全球医药研发贡献率明显上升。我国批准上市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其中不乏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我国实现全球首发上市的例子,国内患者得以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研发成果。


  改革再深化,业界有新期待。唐民皓期盼,罕见病治疗药品、临床急需药品的可及性进一步提升:“罕见病因为‘罕见’,治疗药品的市场回报有限,需要有更加有效的鼓励政策和供给渠道,进一步调动药品研制机构研发、医疗机构用药的积极性。对于临床急需药品,可进一步借鉴国际管理实践,构建更加快速的审批流程和供给通道,更好解决临床救治患者的急需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创新药”不仅出现在《重点任务》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部分,还在支付、使用等方面有多处表述。例如,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扩大创新药支付范围;加大创新药临床综合评价力度,促进新药加快合理应用;整合医疗医药数据要素资源,围绕创新药等重点领域建设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在《重点任务》中再次得到体现,蕴含着新的政策红利。


  “创新药产业发展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创新药研发上市速度加快,然而受到医保支付能力等方面限制,创新药的临床使用仍面临一些挑战。”杨悦分析,《重点任务》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给予创新药等政策倾斜,减少支付限制,并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扩大创新药支付范围,有助于创新药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也让创新药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预期,稳定信心,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此外,《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制定发布第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等,将更好引领药物研发方向,满足尚未满足的治疗需求。(记者 落楠)


  转自:中国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